学校食堂该上什么“菜”
■高振千
最近有两则与学校食堂相关的新闻。一是永嘉翔宇中学因学生向校长投诉,直言学校食堂如果再放辣就要吃泡面和学校耗到底,学校为此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厨师开始跑菜市场了解行情,并举办“校园饮食文化节”。另一则是,瑞安第二实验小学透明办食堂,成立膳管会,家长每天给食堂打分,让学生吃得放心(详见本报5月20日10版)。都说食堂厨子难当,现在学校食堂该上什么“菜”,也是一大难题了。
学生食堂是许多学校的组成部分,事关学生及其家长的切身利益,更是学校管理不可忽视的地方。随着网络的发达,经常有学校食堂的不佳菜肴被“端”上微博、微信和论坛等,由于菜肴品相不好等,往往引发轩然大波,骂得个别学校头也抬不起来;加上食品的卫生、安全问题,有关部门督查、监管的严厉,有的学校索性关闭易出是非的食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连住宿也一并取消,弄得一些家长怨声载道。
当然,“因噎废食”的学校毕竟还是个别,但办好学校的食堂亦非易事。经常可见一些学校周边的饮食店就餐时间生意特别红火,不少学生不去身旁的学校食堂,宁可到外面用餐,舍近求远去解决温饱问题;有的用方便面、零食来代替正餐,也有的在食堂随便吃几口就倒掉再用零食充饥,食堂里饭菜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好是一个方面,而学生偏食、挑食等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增加投入改善伙食,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这固然是学校食堂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然而,每学期从学生那里收的伙食费是有定额的,不可能擅自提高,现在的物价和人工费又这么高,巧媳妇也难做无米之炊,学校更不会做亏本买卖。每餐就那么几块钱,只能量力而行、量入为出。
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小家庭出来的口味都有点刁,讲求营养、菜品的搭配是学校食堂必做的科目;要顾及学生的口味需求,但不能简单地迎合学生;提供更多的花样品种让学生挑选,慢慢引导学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而不是很强势地让学生必须吃指定的什么菜品。学校食堂,只要不偷工减料,不肆意克扣费用,一分钱一分货,尽力提高饭菜质量,估计端出来的菜没有最好,也不会最差;只有像实验二小那样公开了透明了,不藏着掖着,估计学生家长也无话可说,更不用说找媒体投诉了。
学校食堂一般建在校园不怎么起眼的角落,却是学校不容小看一个的环节,学生也只有吃得饱吃得好,才能学得好长得好。依托“校园饮食文化节”活动,借机向学生普及科学饮食知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饮食文化,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促进学校食堂服务水平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一点值得一些学校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