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数字谐音”保持理性
■金粟
因谐音“我爱你”,5月20日迎来了结婚登记高潮,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重庆一对新人,上午领了证,下午就闹离婚(详见本报5月22日4版)。
结婚是终身大事,新人们选个吉祥如意的好日子去领证,以作永久纪念,这无可非议。倘若只是为了赶个潮流,抢个“佳期”,冲动之下登了记,糊涂之中领了证,那就有点“脑残”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对数字十分敏感。“8”,与“发”谐音,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发财,于是很多人的电话号码、车牌号码、门牌号码、银行卡号里都要有这个数字。近年来,大家又喜欢上了“2013(爱你一生)”“2014(爱你一世)”,我们明明也知道,2013年结婚的未必能一生爱对方,2014年结婚的未必能爱对方一世。“520”的谐音很美好,不过,如果是两个并不相爱的人在这一天结婚,不见得就相爱了,即便是两个相爱的人在这一天结婚,也不见得会永不变心。美好的数字固然能带给人美好的感觉,但要说能改变命运,恐怕没几个人相信。相信好数字能给人带来好命运的,那叫迷信。
众所周知,两情相悦是婚姻的基础,重庆那对新人,他们未必没有相爱过,只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太过脆弱,禁不住哪怕是一点点的打击。如果不急着在“520”这一天去领证,也许过一段时间,他们就可能悄然分手了,而不至于上演这么一场人尽皆知的闹剧,并且在婚史上留下了永久的离婚记录;如果不急着在“520”这一天去领证,再“磨合”一段时间,也许他们就能够凑合着过一辈子。因此说,这是“数字迷信”惹的祸。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有“情”显然不够,还要有“义”。义就是信守承诺,虽不必说“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但也要尽量做到“永以为好”;义就是共同承担,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天塌下来也要一起扛;义就是互相承受,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不同于对方的个性,志同道合的时候彼此欣赏,意见不一的时候也要相互包容。
显然,重庆那位新人情不深,义未固,迷信数字最终成陌路。5月20日当天,瑞安也有好多新人登记结婚,但愿他们都是彼此有情有义的,会“一起慢慢变老”的。当然,我们更愿新人们抛却“数字谐音迷信”,请相信,如果彼此有情有义,哪一天去领证都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