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防拐公益宣传活动中,棒棒糖竟“骗走”不少小朋友
家长应绷紧“防拐”这根弦
本报讯(见习记者 黄君君)近日,被拐25年的翁女士靠DNA数据库比对,幸运地找到了亲人,然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许多儿童失踪,但能找回来的很少。为了让家长和孩子学习更多的防拐常识,由团市委主办,黑眼睛慈善义工队和星儿爱心服务社共同承办的“宝贝去哪了·防拐常识公益宣传活动”,前天在玉海广场举行。
“小朋友,我车里有好吃的棒棒糖,也有好玩的玩具,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拿呀?”当天下午,黑眼睛慈善义工队的志愿者安若一直在“诱拐”小朋友,令她意外的是,大部分小朋友竟然都会冲着“车里的东西”愿意跟她走。
“四五岁的小朋友都不太懂,比较容易被骗走,不过大一点的还是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的。”安若说,在现场,她一直通过情景演练潜移默化地给小朋友灌输防拐常识。记者在现场看到,其他的志愿者则是通过知识问答的方式,教小朋友如何防拐。
在知识宣传海报前,许多市民带着孩子在仔细浏览。“宝贝,要是找不到妈妈了,怎么办呀?记得站在原地等,妈妈会来找你的。妈妈要是很久不来,要去找穿制服的警察叔叔。”市民金女士一边抱着2周岁的儿子,一边指着宣传海报耐心解释。“人走失,原地站;耐心等,父母返;电话清,地址详;请警察,来帮忙。”在写有防拐儿歌的海报前,金女士还一句一句慢慢教儿子背诵,叮嘱他记住后回家教姐姐。
当天下午,主办方还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了室内公益讲座,邀请小朋友参与情景演练,与实施拐骗的“坏人”斗智斗勇。
“通过这样的活动,希望在广大家长和儿童中普及防拐知识,让孩子学习掌握有关防范走失、拐骗时的自我保护方法。”黑眼睛慈善义工队队长梁锋说,他们计划进社区宣传防拐知识,让更多的家长和小朋友了解防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