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杯成为劳资关系的润滑剂
■金 粟
在巴西世界杯即将开赛之际,一位在莘塍街道一鞋企上班的球迷@面具义鸟 说:“我打算辞职看世界杯。”(详见本报6月12日第8版)
足球运动可以说是一项把肉体与精神、力量与智慧、天赋与机遇、个人技能与国家荣誉熔于一炉的巅峰运动,尤其是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多少人翘首等待,痴心不改,一旦开赛,各地球迷们不分男女老少,都愿意守着电视机,不眠不休,据说“修女也疯狂”。但是,每一个球迷所处的时空不同,生存状况也不一样,未必都能够有条件看到现场直播,很多人为此烦恼不已,网友@面具义鸟 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个代表。我们相信@面具义鸟 是喜爱本职工作的,但对于他来说,世界杯的诱惑更大,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他表示宁愿选择辞职。
面对下属职工痴迷世界杯的情况,企业管理方该怎么做呢?不予理睬,只管生产,似乎也未尝不可,但负面效应不可避免,比如心不在焉,影响到产品质量,或者常常熬夜,精神不济,存在安全隐患,甚或辞职不干,直接影响生产进度。人不是机器,只会按照设定的程序做事;职工也不是奴隶,给口饭吃就行,除了得到工资之外,还得享受“精神福利”。企业不仅讲生产,还要讲文化,职工痴迷世界杯就是一个文化事件,处理得好,可以让世界杯成为劳资关系的润滑剂,处理得不好,会损害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凡事既要讲原则,也要通达权变,管理若只是一个标准“一竿子捅到底”,那就简单了,可惜这是人的工作,千变万化蕴含其中。@面具义鸟 不惜辞职也要看世界杯,这是常态中的“变”,管理方自然不能“无动于衷”,而应当以“变”应对之。这固然是一个突发的难题,但方法总比困难多,资方可以主动与球迷职工坐下来谈谈,共同拟定一个变通的方案,比如哪天看球,哪天请假,哪天调班,哪天加班,互相体谅,互相让步,既满足了球迷的需求,又维护了企业的利益。@面具义鸟 曾说过,“现在正是企业最忙时,我也不好意思直接辞职,就和企业老总商量”,可见他并非无情之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如果企业给予职工“精神福利”,相信职工会以更大的热情回报企业。企业不仅解决了一个突发的难题,更抓住了一个赢得人心的管理契机。
在四年前的南非世界杯举办期间,孟加拉官方要工厂停工,省电保证足球迷看世界杯。工厂停工,肯定会带来经济损失;足球迷看世界杯,却得到了精神享受。精神上的幸福感,有时候比物质上的满足感更重要。企业满足职工看世界杯的需要,也可能有一定的经济损失,但那是暂时的,一个拥有归属感和幸福感的职工,必能给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
时至今日,比赛已经开始,相信@面具义鸟 正时时享受着看世界杯所带来的激情和企业所给予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