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十八载红色记忆 八十八年薪火传承
“革命红楼”话桑楼开馆
陈建明指出,将革命精神转化为推动瑞安转型发展、赶超发展的不竭动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陈建明、李无文为话桑楼揭牌。

    八十八载红色记忆  八十八年薪火传承

    “革命红楼”话桑楼开馆

    陈建明指出,将革命精神转化为推动瑞安转型发展、赶超发展的不竭动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报讯(记者 郑拥拥/文 记者 孙凛 实习生 叶明东/图)前日,在建党93周年的日子里,曾经诞生我市第一个党组织的“革命红楼”话桑楼重建完成,举行开馆仪式。市领导陈建明、李无文、叶世林、白一帆、陈胜峰、管秀云、徐琮琦、徐守洋等出席仪式。

    据了解,重建的话桑楼位于隆山西侧绿地,基本上是按照原本的面貌建设的,造价为190多万元,建筑面积约306.6平方米。

    88年前,瑞安第一个党组织在这里诞生

    “群贤会所”变身“革命红楼”

    话桑楼的楼主为“瑞安先生”黄体芳。官至兵部左侍郎的黄体芳60岁告病辞官,后返回故里。他与乡宦王岳崧(小牧)和胡调元(蓉村)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筹资购置小东门外莲湖旁农田数亩,次年春建成三间楼房,楼内设瑞安历代诗人牌位。该楼作为他们雅集畅叙、吟诗诵赋之所,故取唐代诗人孟浩然“把酒话桑麻”诗意,为其楼署名“话桑楼”。

    中共瑞安首任县委书记林去病于1926年11月,在话桑楼主持召开党员会议,建立了瑞安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瑞安小组。从此,瑞安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这里点燃。林去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宣传革命真理、发展壮大组织、领导农民武装暴动、指挥对敌斗争,推动瑞安革命翻开了崭新一页。话桑楼也因此成为瑞安革命历史中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永远载入瑞安革命史册。

    新中国成立后,话桑楼由于种种原因损毁。话桑楼的重建一直牵动着老干部的心,一直牵动着全市党员干部的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11年12月把重建计划写入党代会报告,之后又多次研究重建选址,优化完善建设方案。2013年4月,话桑楼在隆山西侧绿地正式开工建设。一年后,该楼竣工。

    话桑楼里设立林去病铜像

    陈建明李无文:继承先烈遗志助推赶超发展

    在前日的开馆仪式上,市委书记陈建明和市长李无文为话桑楼和林去病铜像揭牌、揭像。据了解,书法大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为话桑楼题写匾额。当日还举行了沈鹏 “话桑楼”书法捐赠仪式。

    陈建明代表市四套班子领导,对话桑楼的开馆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为话桑楼重建作出努力的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话桑楼的重建,使曾经的峥嵘历史得以保存和展现,红色文化内涵得到深入挖掘和丰富,为我们缅怀革命先烈、追忆丰功伟绩增添了新的载体,为我们学习了解瑞安革命斗争历史提供了重要场所和生动教材。

    “话桑楼是各级党组织宝贵的红色财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遗产。它必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再创瑞安发展新辉煌。”陈建明指出,当前,瑞安全市上下正紧紧围绕“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这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一定要以话桑楼开馆为契机,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将革命精神转化为推动瑞安转型发展、赶超发展的不竭动力,努力开创瑞安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有话说
   第00007版:财富榜
   第00008版:广 告
   第00009版:在现场
   第00010版:议事厅
   第00011版:微播报
   第00012版:百姓事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专 版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家周刊
“革命红楼”话桑楼开馆
导读
加强水资源管理 保护水生态环境
导读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革命红楼”话桑楼开馆
2014-7-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