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莘塍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拆出发展空间 改善村居环境
莘塍“三改一拆”初显成效

    拆出发展空间  改善村居环境

    莘塍“三改一拆”初显成效

    ■记者 金汝 见习记者 张苡铭 通讯员 林明铎

    四处可见的违法建筑、破旧不堪的城中旧村,这些隐藏在城市中的“隐疾”,不但让莘塍的镇容镇貌蒙灰,也阻碍了城市建设大踏步前进的步伐。

    今年莘塍打响“三改一拆”攻坚战,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确保3个月内完成拆违18万平方米的任务。人性化拆违与业主自拆相结合,让历史违章建筑连根拔起,拆出了新的发展空间;不间断巡查与群众举报相辅相成,让现行违章无处遁形,才有了莘塍街道连续三年土地卫片执法(指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监督、检查土地利用行为)零违章;城中村正通过改造向靓丽的现代化小区迈进……如火如荼的“三改一拆”行动拆出发展空间,改善村居环境,为莘塍描绘靓丽的新面貌。

    改出一片新天地

    7月3日下午16时许,莘塍街道华表村C团块农房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华表村C团块)建设指挥部负责人苏永胜看着一点点“拔高”的楼房,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

    就在不久前,“华表村C团块”遭遇建设资金短缺难题,让包括苏永胜在内的诸多建房户忧心忡忡。

    “华表村C团块”建设用地面积26.68亩,安置套数342套,投资总额约1.75亿元,于去年下半年动工,将建成两幢29层、一幢31层高层建筑。

    工程建设需要资金,但123户建房户中约80%户主存在融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这些户主通过联保方式,从瑞安农商银行莘塍支行董田分理处获得4000万元授信贷款。

    随着工程推进,今年5月,建设资金又出现短缺。莘塍街道干部得知情况后,和华表村村干部一起与银行、住建部门协商10多次,花了近2个月时间,终于在6月份争取了额外的2700万元贷款授信。

    “建设资金解决了,我们心里的石头就落地了。”苏永胜说,现在两栋29层高楼已经结顶,31层高楼已建至21层,预计10月1日前结顶。

    搬进漂亮的小区,住上高楼大厦,过上“城里的生活”,莘塍许多村民的梦想正在逐渐照进现实。

    莘塍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志敬介绍,该街道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17个村、27个地块,占地1523亩,拆迁户6677户,一般一个地块建设资金超过1亿元。因此,该街道制定了“村房两改”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将巨额建设资金“晒”在“阳光”下,严把建设资金“钱袋子”。

    按照该制度要求,莘塍“村房两改”工程项目资金必须统一纳入街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管理,且每个建设工程单独设立一个账户。

    李志敬说,每一笔工程款的支付流程都非常严格,必须经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村委会主任、驻村干部、社区及街道干部等十多人签字才能执行,“以多人监管形成制约机制,在最大程度上‘盯紧’资金的流向。”

    拆出一片发展空间

    2014年,莘塍掀起声势浩大的“三改一拆”行动,每周至少有一天开展大规模拆违行动,打响破旧立新的“战役”,拆出一片发展新空间。

    业主自拆违章建筑

    这几天,莘塍振兴路董六段一鞋厂老板叫来工人搬运机器设备,确保占地7亩的违章厂房在7月底前拆除完毕。届时,振兴路董六段拆违工作将划上句号。

    这块占地约20亩的土地上之前建有14家违建厂房,已有10多年历史。

    自莘塍吹响“三改一拆”百日攻坚大行动号角后,这些违章建筑首当其冲成为拆除对象。

    今年5月,街道向14家违建厂房业主发放拆违通知书,要求限期自拆。

    董六村村民傅晓杰在这里经营制鞋已经10多年了,他率先响应街道政策,主动腾空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上月末鞋厂自拆完毕。

    身为党员的他还和街道及村干部一起做其他厂房业主的思想工作,呼吁各业主以村利益为重。

    经过多次协调沟通,多家业主统一思想,主动腾空厂房。据悉,该区块违章建筑最迟于7月底前完成自拆,拆违面积约2.5万平方米。

    人性化拆违促和谐

    今年5月,滨海大道莘塍段沿线一家违法养殖场被拆除。据悉,拆违人员采取人性化执法,硬是“等”到业主将生猪销售完毕才拆除。

    “个别养殖户提出饲养的生猪个头还小,想等猪养大卖掉。我们同意了,拆违要尽可能减少业主的经济损失。”莘塍街道办事处一负责人说。

    滨海大道莘塍段沿线两侧原本有许多违法养殖场,一走近养殖场,恶臭便扑鼻而来,地面污水横流,令人无处落脚。违章养殖场犹如一块块“伤疤”,给道路沿线的风景抹黑,也让人看着堵心。截至目前,该街道已经拆除了32家违章养殖场。

    通过帮解难题等人性化举措,将违章建筑业主损失降到最低,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拆违之前,是莘塍街道推进拆违工作的原则。人性化拆违也赢得了许多违章建筑业主的配合。

    东新公路莘塍段附近的董田工业园区,一群工人正在拆除违章厂房。这些违章厂房拆除后,腾出的空地将用来建设莘塍街道小微企业创业园。

    没有执法人员与违法建筑业主剑拔弩张的场面,许多违法建筑业主自行拆除了违法厂房。这平静的拆违现场是莘塍街道各级干部磨破嘴皮子换来的。

    当收到限期拆违通知书时,董田工业园区内的24家打铁厂业主一时无法接受,60多人来到街道办事处争论,情绪比较激动。

    为了避免激化矛盾,莘塍街道暂缓拆违进程,用了近20天时间,一户一户做思想工作,化解矛盾。

    办事处负责人表示:“我们的态度很坚决:违章建筑必须拆,但是怎么拆有讲究。只有注重思想动员和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尽量把拆迁户的损失降到最低,积极引导违建业主自拆,才能做到‘拆房不拆民心’。”

    莘塍通过先易后难、以典型人物带动全局的方法,鼓励一部分业主率先开展自拆工作。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打铁厂业主也逐渐转变态度,纷纷加入拆违行列,预计拆违面积约4.5万平方米。

    对违章建筑“零容忍”

    近几年来,全市各地掀起了拆违的热潮,但违章建筑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年年拆、年年建,让人头疼不已。莘塍违章建筑牵涉面广、数量巨大、情况复杂。打赢这场艰苦的硬仗,必须从源头遏制违章建筑。

    因此,该街道坚持对违法建设“零容忍”,坚持“打早、打小、打苗头”的整治原则,有效杜绝新生违法建设现象的发生。

    每天上午9时起,莘塍街道都会派车外出巡逻,查看辖区内是否有新建违章建筑,即使双休日也不例外。一旦发现现行违章建筑,立即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6月中旬,莘塍街道联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巡查到莘塍工业园区内,发现一家企业正在搭建彩钢棚,面积100多平方米。工作人员询问得知,原来企业主在未取得相关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动工修建彩钢棚。

    联合执法工作人员与违法建设户主沟通交流后,拆除了这个彩钢棚。

    在加大巡查力度的同时,莘塍街道还设立举报电话,发动全社会力量,向违章建筑“宣战”。

    6月30日上午,联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接到村民举报称,中村有人正在建一处违章建筑。在接到举报后电话后,执法人员立即到达现场,发现业主不在场,但是违章建筑已经初步成型,现场还堆放着建筑材料。执法人员现场制止了该违章建筑。

    下一步,莘塍街道将继续采取“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查处一起、拆除一起”的高压态势,不间断巡查,不留任何死角,对新发现的违法建设坚决予以拆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莘塍新闻
   第00008版:专版
   第00009版:微播报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玉海楼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学周刊
莘塍“三改一拆”初显成效
瑞安日报 莘塍新闻 00007 莘塍“三改一拆”初显成效 2014-7-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