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在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挖土制砖,农田变成“大水坑”;倾倒渣土,良田长出“小山包”
碧山百亩良田惨遭破坏
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对红砖窑的打击力度,复耕被破坏的农田
田里到处堆砌着制作出来的砖头
农田被挖,成了大水坑

    挖土制砖,农田变成“大水坑”;倾倒渣土,良田长出“小山包”

    碧山百亩良田惨遭破坏

    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对红砖窑的打击力度,复耕被破坏的农田

    ■记者 黄君君/文 见习记者 王鹏洲/图

    速读区

    在碧山社区涂厂村,120亩良田惨遭人为破坏:毁田制砖后,又在大坑里乱倒建筑渣土。红砖窑烧制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严重污染环境,直接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一辆辆载着建筑渣土的工程车,经过民房带来的震动感,令村民心惊肉跳。相关部门曾多次打击这类违法行为,目前整治建筑渣土已有明显效果,但易死灰复燃的红砖窑仍困扰着众人,继续蚕食着农田。

    开挖良田,泥土烧砖,渣土填埋……在陶山镇碧山社区涂厂村的120亩农保田里,这一现象正在真实上演。前天下午,记者跟着市民监督团的成员们来到涂厂村时发现,这百亩良田早已荒废,除了大大小小分布着四五个红砖窑外,良田里还堆着好几座“小山包”,错落隐藏着几个大水坑。“我们这个没有山的村拥有‘无敌山景’还附带‘千岛湖’美景。”村民们调侃道。

    百亩良田满目疮痍

    在涂厂村,市民监督团成员们的视线首先被一排高约两米、绵延近百米的砖坯所吸引。绕到砖坯的后侧,现场的景象令大伙有点震惊。此时正是单季稻插秧的季节,可百亩的土地上,不见水田,更不见农民弯腰插秧的身影,有的只是干燥的土地上,工人搬弄砖块的身影;有的只是近处那一个高高隆起光秃秃的“小山包”及远处已经长满杂草的高低不一的“小山”;还有的是隐藏在杂草间不知深浅的小“湖泊”。

    而后,大伙走到四五米高的“小山包”前发现,泥土还带着湿意,在它的旁边,是一个100多米长、20多米宽像池塘一样的大水坑,且有明显挖掘的痕迹。

    “这边挖坑,那边制砖,这是公开的秘密。”村民的话道出了“天机”。原来,从1995年开始,该村就有红砖窑出现,靠着开挖农田里的泥土“发家致富”。

    记者走到田里,发现泥土都非常干燥,一脚踩下去十分坚硬。“以前,这里都是农田,现在这种季节肯定是种了农作物,灌满了水,踩下去都是软软的。”周围的村民议论纷纷。

    而在开挖农田后出现的一处大水坑旁,四个孩子光着膀子,穿着小短裤,正跃跃欲试。显然,在这些孩子们眼中,它是夏季游泳的圣地。

    此外,与近处的“小山包”不一样的是,远处绵延的“小山”明显就是建筑渣土堆成的。走近一看,四处散落着砖块、水泥块,由于堆积时间较长,已经长出了杂草,一些农民还在“小山”上开垦出了田地,种上了农作物。“都堆成这样了,只有村里的老人过来种点东西。”旁边一个砖窑的工人告诉记者。“是农田的主人吗?”“都荒废了,谁还认得自己的地。”

    “年轻人还有几个会种田的?大家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田也就荒废了。”村民们说,农田的承包者会从倾倒方拿到一定数额的补偿,“一般一亩地500元钱。反正不种了,还不如拿500元钱实在。”

    “今天到现场实地看了以后,感觉到触目惊心,非常可惜。”市民监督团成员纷纷表示。

    红砖窑:打击后三五天就能死灰复燃

    当天,附近村民得知记者和市民监督团前来了解红砖窑和倾倒建筑渣土的情况后,纷纷诉苦称,这里的红砖窑已经存在10多年,每次烧砖都会污染空气,虽然国土、规划等部门多次拆除这些非法红砖窑,但过不了多久便死灰复燃。

    “我们村没山,你看看那长着草的,不就是人造的山吗?还有挖起来的坑,里面都有水,不正像‘千岛湖’吗?”村民调侃道。

    涂厂村上百亩良田满目疮痍,这样的场景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难道熟视无睹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市民监督团的成员们联系碧山社区和国土部门的负责人,邀请他们到现场接受质询。

    针对非法红砖窑这一情况,市国土资源局陶山所副所长陈慰说,他们每年都要组织十几次的打击行动,但始终根治不了。

    “为什么老是死灰复燃?”“首先是违法成本太低,我们拆除的成本比他们违法成本还要高,我们拆一次,他们三五天就能盖起来。拆一次之后,红砖还可以涨价,可以把拆除的损失弥补回来。”陈慰激动地说,红砖窑一直是他们头疼的问题,也一直在想办法能够根治它。

    其实,在记者和市民监督团成员刚到现场时,正在搬砖的工人们的一句话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国土的才刚查过,你们怎么又来了?”原来,当天上午,国土资源局陶山所的执法人员刚刚进行了执法,可下午,他们已经将推倒的砖坯又给垒了起来。

    建筑渣土:在村民拦截和部门联动下,整治效果明显

    除了红砖窑屡禁不止,倾倒建筑渣土也是一个大问题。近几年还有部分村民与外地建筑工地串通,在收取一定费用后,允许他们将建筑渣土倾倒在农田里。

    “对你们生活有影响吗?”记者问村民。“有,怎么会没有,车从家门口过,房子都一震一震的。”两三年前,涂厂村的这些良田就成了天然的垃圾场,每到夜晚,从温州方向而来的工程车就会满载着建筑渣土而来。对村民们来说,夜半时分,重型车辆驶过总让人心惊肉跳。

    “怕房子坏了。”去年下半年,忍无可忍的村民们自发组成拦截队。在抓到、理论过几次后,村民们惊喜地发现家门口再也没有载着渣土的工程车经过了。“今年好像都没有了,年初还会偷偷地从其他路过来,这几个月都没有了。”

    其实,接到村民反映之后,碧山社区和陶山镇十分重视,曾多次组织城建监察、交警、路政、运管、土地等部门开展专项联合行动。“这些建筑渣土,都是从温州瓯海方向过来的,我们就在桐岭隧道山洞口组织专项行动,每次持续一个多月,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已扣了50多辆车。”碧山社区书记朱训区说。联合行动的效果显而易见,从今年3月份至今,没有新的建筑渣土运过来,村民反映效果都还不错。

    [相关部门]

    将继续加大

    打击力度

    “针对目前这个现状,我们希望当地社区,能够给出一个时间表,让农保田复耕。”市民监督团成员史建龙说。

    朱训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红砖窑的打击力度,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对这些破坏的耕地,采取复耕。他说,同时希望能上升到市级层面,完善制度,统一管理,这样打击的力度更大。

    市民监督团表示,接下来会继续关注和跟进此事。

    [网友声音]

    网友“奔奔”:确实触目惊心,希望有关部门及早解决问题,还农民良田。

    网友“夏日荷花”:良田怎可给别人倒渣土。农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这种愚蠢的行为该停停了。

    网友“菁菁糖糖”:破坏的农田,得花多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老一辈还会说起当年开荒的辛苦,可如今却这么容易被破坏,何其痛心。

    再者,这些红砖窑一年就被打击了十几次,却还会死灰复燃,到底是处罚力度不够,还是里面藏有猫腻,值得人深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江南新闻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他山石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新居民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碧山百亩良田惨遭破坏
瑞安日报 在现场 00004 碧山百亩良田惨遭破坏
2014-7-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