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江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彰显传统历史文化 打造休闲宜居之地
江南新区深挖本土文化“富矿”激活力
林垟“一线街”(陈立波/摄)
高则诚纪念馆
瑞南公园(金汝/摄)

    彰显传统历史文化  打造休闲宜居之地

    江南新区深挖本土文化“富矿”激活力

    ■记者 金汝 通讯员 丁洁 项建瑞

    如果说,目前在建的五洲国际商贸城、普洛斯物流园、瑞安鞋业国际商贸城等工程为江南新区搭建了骨架,那么,文化就像江南新区的灵魂,给这片土地注入了气质和内涵。

    这里拥有林垟古镇、高则诚纪念馆、山皇寨等名胜古迹,以及瑞安高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就像散落在各个角落的珍珠,闪耀着不同的光彩,无声地展示着新区的魅力。

    江南新区挖掘宝贵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培育独有的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文化项目、文化产业、文化品牌的带动作用,打造文明宜居新江南,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具有幸福感的“文化存在”。

    历史文化期待绽放

    江南新区独特的魅力源于丰富的文化资源。江南新区包括飞云、仙降、南滨3个街道,人杰地灵,名人荟萃,走出了“南戏鼻祖”高则诚、“梅花太守”孙隆、浙南著名教育家金嵘轩、著名生物学家伍献文、寓言《小马过河》作者彭文席等一大批名人。

    至今,这里仍留有丰厚的历史遗存,陈宅、谢宅等古建筑物保存较为完好,牌坊构成江南新区一道独特的建筑文化景观。尤其是林垟古镇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素有“浙南威尼斯”之称,2006年被列为浙江省第3批历史文化名镇。

    坐拥历史文化“富矿”,如何发挥区域历史文化优势,打造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是江南新区建设者研究的重点课题。

    随着我市大城市建设框架拉开,江南新区兴起了开发建设热潮,加快林垟古镇的修复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据悉,在江南新区打造文化名片的规划中,林垟古镇保护、开发是重头戏。新区将致力于将林垟古镇打造成为集水乡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和湿地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城市休闲区。

    根据《瑞安市林垟省级历史文化村保护规划文本》(以下简称《文本》),近期至远期2020年前,林垟古镇及湿地经过保护、开发和利用,将以其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记者从江南新区管委会获悉,根据《文本》要求,近期以抢救性保护为主,对林垟街沿街建筑开展重点修缮、维修改善与改造,恢复“一线街”传统商业中心功能,着重保护浙南水乡古建筑特色的古宅院、民居,拆除部分临时搭建的建筑,保护、修缮传统民居院落。

    目前,林垟古镇的保护、改善和整治工作初见成效,基本展现林垟古镇的传统风貌,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林垟保护开发规划既是一个古镇保护工程,又是一个旅游文化工程。到2020年远期以发展性保护为主,要求核心保护区内的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不得拆除、损毁,濒危的需抢险加固,年久失修的要及时维修;“一线街”等各条街弄应保护原有的空间尺度,沿街的风貌带不得损毁等。

    生态休闲别样精彩

    这段时间,租住在飞云街道马道村的新居民陈忠华,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去瑞南公园散步。亲眼见证公园变化的他告诉记者,这里位于飞云江大桥南接线附近,以前环境乱糟糟的,今年建起公园后,他和不少朋友喜欢就近到这里游玩。

    打造江南新区休闲文化,瑞南公园并非个例。随着城镇建设的加速推进,江南新区着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大手笔建设休闲场所。林垟湿地、火车站站前广场等一个个“大礼包”接踵而来,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品位。

    离开瑞南公园,记者来到林垟湿地,只见河网交错,洲、墩、沚等星罗棋布,在阳光的照射下,河水波光粼粼。

    林垟湿地因其优美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底蕴、浓厚的文化氛围引来社会关注的目光。江南新区试图将林垟湿地打造成集科普教育、水上运动、休闲观光旅游、湿地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与展示为一体的和谐生态保护区,以湿地生态为主题,以龙舟文化和乡土文化为特色,提升林垟湿地一期工程的生态品质和人文内涵,开展生态、文化的休闲旅游活动。

    记者从江南新区发展规划局获悉,今后新区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江南体育公园总占地面积271.4亩,将建成小型体育馆、篮球场、网球场等室外场地及体育运动超市;飞云江南滨江景观带地块北至飞云江、南至瑞文公路、西至G15沈海高速公路、东至瑞平塘河,与瑞安主城区隔江相望,规划总用地面积41.19公顷,建成后将呈现一派红花绿草、竹林幽深景象,亭台楼阁与碧绿湖水相映成趣,将成为江南新区一处独特的休闲娱乐场所。

    宜居文化奏响乐章

    安居在整洁舒心的城镇,出行有宽敞的大道,休闲有绿地公园,老百姓的幸福感就会增加。江南新区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美化市容市貌,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镇建设上档升级。

    江南新区占尽交通优势:飞云江大桥、瑞安大桥、沈海高速公路桥和温福铁路桥等拉近了新区与主城区的距离,飞云江五桥和六桥建成后将接通新区与瑞枫公路……一项项交通建设成果让江南新区完成了惊人“蝶变”,这个曾经的交通末梢正成为瑞安对外通联的交通枢纽。

    雄心勃勃的江南新区远不满足于此。近年来,江南着力构筑紧密的交通网,瑞南大道一期、物流园区一期道路已经通车。

    区内交通建设,江南新区做了不少,今后几年要做的更多。路网建设将进一步提速,改善区域内部的交通环境:飞龙路、东龙路、南都路、飞云江五桥及连接线、瑞南大道二期等道路正在建设中,瑞南大道三期、万锦公路、物流园区二期市政道路、站前区市政道路等处于规划中。

    与主城区相比,江南片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历史欠账多。江南新区抓住江南开发建设的大好时机,加快补足发展短板,尤其是在“五水共治”成为社会共识后,大力做好“水文章”,强力推进截污纳管工程。

    宜居是人们定居城市的追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绿色、舒适感、人与自然和谐,如同汩汩清泉,汇成江南新区文化建设的河流,平缓、宁静而悠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江南新闻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他山石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新居民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江南新区深挖本土文化“富矿”激活力
瑞安日报 江南新闻 00007 江南新区深挖本土文化“富矿”激活力 2014-7-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