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子欲寻亲,线索只有遗弃地点和身上的5元钱——
谁还记得30年前飞云马道老车站的女婴?
■实习生 林翔翔/文 见习记者 王鹏洲/图
“我很希望找回我的亲生父母,我想知道他们长什么样,我有几个兄弟姐妹,他们过得好不好。”昨天,坐在笔者面前的张素芬面带笑容,语气平和地让人以为在说一件别人的事,但她眼眶里微微打转的泪水,鼻尖、眉眼悄悄泛起的红晕都“出卖”了她。今年31岁的她,藏着“寻亲”的念想已有10余年。
七八个月大被人遗弃,身上放了5元钱
关于自己的身世,张素芬也是后来从姑妈张女士口中得知。昨天,也是姑妈陪她来寻求帮助的。
那是30年前,农历大约二月十一二,飞云马道老车站刮着寒风,家住该车站对面的张女士,回家时看到一个女婴孤独地坐在椅子上哭泣。在此后的几个小时里,不放心的她去看了好几次,女婴始终都在,一直哭个不停。张女士觉得,这很可能是个弃婴。果不其然,当她走近女婴时,发现其棉衣里放了一张五元钞票。
“大概七八个月大,长得小巧可爱,刚刚能坐,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据张女士回忆,女婴当时穿着一件棉衣,棉衣的颜色和其他特征记不起来了。“这可如何是好?要收养吗?可是自己已经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了。”张女士迟疑时,附近一男邻居对她说,女婴是无辜的,就当积德收养了吧。心地善良的张女士就将女婴带回了家。
女婴的到来给家境普通的家庭,增加了不少负担,于是养了10来天后,张女士将女婴交给住在高楼西村的亲弟弟抚养,起名张素芬。由于被领养时没有生辰八字,张素芬就将农历二月廿一来到养父张先生家的这天作为自己的生日,身份证上则印着11月2日(与养父张先生亲生女儿的出生日期一致)。
“我不恨他们,只想认回他们”
现在张素芬已为人妻为人母,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10岁的儿子。“养父养母都在国外,奶奶年事已高,现在遇到事情也没个人商量。希望有父母、兄弟在身边相帮衬。”张素芬依旧面带笑容,平缓的语气中开始微微出现颤音。“我不会恨他们的,也许他们有难言之隐和困难才这么做的,我在养父养母家生活得也很好,没有受苦。只是希望能认回亲生父母。”张素芬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虽然她十几岁就知道身世,但由于一家人大多在国外,偶尔回来也没碰上面,寻亲之事就一直搁置着。”姑妈张女士表示,家里人尊重张素芬,十分支持她寻亲。虽然线索很少,身上也无胎记,但还是希望能通过媒体帮她找到亲人。
在此,本报也希望她的亲生父母能看到这则消息,或知情人能提供更多的线索(本报热线电话:6688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