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记得30年前飞云马道老车站的女婴?》后续
姑妈怀疑当年候车室内一男子是其亲属
■记者 陈瑞建 实习生 潘捷/文
记者 孙凛 实习生 叶明东 黄乐豪 /图
“我很希望找回我的亲生父母,我想知道他们长什么样,我有几个兄弟姐妹,他们过得好不好。”前天,本报第6版报道了高楼镇的张素芬寻找亲生父母一事,昨天上午,记者跟随张素芬来到高楼镇其奶奶家中,进一步寻找其小时候的相关线索。
失落:高楼老家找不到抱养时的照片
张素芬的奶奶家位于高楼镇凤山路9号,这是一间老式三层民居,屋内的墙壁上贴着几张年画,年画下是一张红色沙发,不远处有张陈旧的木制饭桌,楼梯口用绳子挂着一幅日历,这些饱含岁月痕迹的旧物件,陪伴张素芬度过了20年的青春时光。
“素芬来了呀!还有客人在,快快,请屋里坐。”今年80岁高龄的奶奶,正在屋里烧菜,见到记者一行,显得非常热情。“素芬十几岁时,才从山上老房搬到这里,跟我一起生活,她小时候很乖巧听话,常常抢着帮我干活,但有时候不乖,我也打过她。”说起孙女,奶奶还带着记者来到二楼的一间房间,打开桌子抽屉,拿出一沓照片,抽出几张递给记者看,“这是她上学时的照片,这张是她十几岁时的相片。”说着,奶奶又在房间衣柜中翻找出几张照片,遗憾的是,记者均未发现张素芬刚被抱养时的照片,这无疑加大了寻亲难度。
惊喜: 回忆引出了新线索
“我们家里人,其实一直都很支持她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但是30年过去了,有些东西和记忆都比较模糊,线索真的很少。”当初在车站抱养张素芬的姑妈张女士向记者透露,“自素芬十几岁时从邻居和同龄人的口中得知抱养这事后,就不断向我打听当时的情况,多年以来,她寻找亲生父母的心愿,一直都很强烈。”
张女士说,今年她看了报纸上的新闻后,突然想起,当时候车室内有一位三四十岁的男子十分可疑,因为自己进出候车室两次,而他每次都跟她说“做做好事,把这孩子抱走,就当积善行德”。“我怀疑这个男子就是素芬的某位长辈,而且当时他跟我说的是瑞安话,应该是瑞安本地人。”张女士回忆道,“等我抱走素芬后,那个男子也很快离开了。”
心声:只想寻回亲人
“其实,我想对亲生父母说,我并不怨恨他们当初抛弃我。因为当时他们肯定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我只是希望找回亲生父母,让我在瑞安多些亲人。”再次说起自己的艰辛寻亲路,张素芬顿时红了眼眶,流下了眼泪。
据张素芬介绍,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养父母和一些亲戚,就去国外做生意,很少回国。而自己由于某些原因,当年未能同去,如今还留在国内的除了奶奶外,几乎没有与她同辈的亲戚了,她希望能找回这份亲情,逢年过节也多一个走亲戚的机会。
本报再次呼吁,如有知情人看到这篇报道,第一时间跟我们联系,本报热线电话:6688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