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察局在全市设立57个监测点
清除
项目建设
企业减负
“拦路虎”
本报讯(记者 欧苗苗)“可以说,这虽是一个小平台,发挥的可是大作用。”作为机关效能监测点代表,市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陈仲旺昨日高兴地告诉记者,机关效能监测点的建立,对瑞商回归项目是个利好消息,可以变被动接受投诉为主动实施监测,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以此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大项目的频频落地,与我市招商服务举措的大胆创新息息相关。近日,市纪委、监察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整完善了一批瑞商回归项目效能监测联系点和监督员,严查阻碍项目落实的“拦路虎”,为瑞商回乡创业创新创造良好条件。
据了解,今年设立的市机关效能监测点共有22个,分别设在市企业家协会、市轻工业联合会、市汽摩配行业协会等10家企业行业协会和瑞祥新区商住项目、市塘下中心区城市综合体项目、江南鞋革商贸城建设项目等12个瑞商回归投资项目。
这次调整完善的机关效能监测点主要职责是收集社会各界对机关效能建设,特别是机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依法行政、办事效率、服务态度、资源节约、勤政廉政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其中,监督员主要负责收集、梳理其所在行业、项目对机关效能方面反映的问题,并向市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反馈。
此外,我市“纠风助企行动”和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减轻企业负担监测点,可及时监测涉企部门、单位和社会团体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和企业办事难等行为,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负担情况,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作为企业联络员,我会收集治乱减负工作情况,反映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诉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作为首批瑞安减轻企业负担监测点之一,温州香海食品有限公司负责联络的办公室主任白丽珍表态。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监测点35个,其中,镇街15个,三大主导产业和七大特色产业的企业20个。
据悉,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局为优化软环境、服务瑞商回归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一些效能监督员提出的有代表性的意见建议,经市纪委督促协调和有关部门采纳吸收,促成了一批新规程的出台,有力促进了瑞商回归创业环境的改善。
就下一步如何开展重点工作,市纪委、监察局将突出惠企政策落实,改善企业办事环境,抓好纠风助企活动,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更好发挥监督员作用,严格执纪监督问责,确保服务保障瑞商回归、重点建设项目,为瑞安经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