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3版:专 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安全,我们的责任!”
市场监管局向食品违法挥出重拳,半月立案52起

    “食品安全,我们的责任!”

    市场监管局向食品违法挥出重拳,半月立案52起

    ■记 者  项 颖 通讯员 王世霖

    用焦亚硫酸钠加工的土豆、芋头,亚硝酸盐严重超标的炸肉条,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保健食品,涉案总数高达1万多瓶的假冒红牛饮料……一起起严重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在执法人员的努力下不断浮出水面。

    半月(5月中旬至下旬)立案52起,总立案数184件,移交公安刑事立案7起,追究刑事责任9人。这是截至6月底,市场监管局(以下简称市监局)在“食品安全百日严打行动”(3月1日至6月10日)中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食品安全,我们的责任!”市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食品安全监管撒下“天罗地网”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作为全省食药监管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我市已经迅速跨过了机构改革的阵痛期,初步将改革对食品监管强化的成效凸显出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今年1月29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肩负着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的重任,在温州11个县(市、区)中率先挂牌成立。对内高效整合原工商、食药监和质监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对外进一步集中力量健全基层网络建设,打造检测技术支撑,强化违法打击力度。

    目前,我市15个镇街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同时,依托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充分整合镇街、村居资源,细分“大中小”三级网格,发挥镇街、村居网格化功能作用,在全市所有的行政村(城区社区)建立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形成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网络,将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八个一”维护食品安全环境

    按照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我市开展万批大抽检,公布食品安全黑名单,约谈违规企业,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和媒体曝光度,掀起食品安全监管风暴。2月份以来,全市上下紧急行动,出动执法人员3992人次,圆满完成 “八个一”规定动作。

    抽检一批重点品种。加大食品监督抽检力度,以问题为导向,增强抽检的针对性,全市安排监督抽检食品29个品种、376批次,并及时对抽检中的不合格批次进行后续跟踪处理;

    深挖一批违法线索。通过风险监测、监管排摸、公开征集和群众举报、媒体监督等手段,挖掘案件线索;

    约谈一批违规企业。开展220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小作坊的集体约谈和57家违规企业的个别约谈,明确整改期限,落实整改措施,整改不到位绝不放过;

    整治一批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根据日常监管、隐患排查、风险监测等掌握的情况,重点整治隐患多、风险大、问题突出的地区、行业和企业;

    查处一批食品违法案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对不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行动期间,全市共立案查处食品违法行为159起,移送公安6起;

    公布一批“黑名单”。据悉,该名单曝光了涵盖初级农产品、水产品、生产、流通、餐饮五个环节的1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通过“瑞安市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网”向社会公布;

    通报一批典型案件。注重抓大案、办要案,打出声势,及时报送百日严打行动中打击的一批典型案件,由省里集中通报;

    八是奖励一批举报有功人员。畅通96317、12315等举报投诉渠道,有效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及时兑现举报有功人员奖励资金。

    再建多处“堡垒”提升食品安全大环境

    除严打之外,市监局下一步还将大力推动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和学校食堂的“阳光厨房”建设,即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可视玻璃隔断或视频直播等方式向消费者展示食品加工制作的过程,公示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接受公众监督。这一举措将大大强化餐饮服务行业自律,增强行业经营透明度,全面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据悉,预计今年全市将创建41家,创建率达到20%。

    同时,该局还将加速建设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建立筛选实验室和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农贸市场食品快速检测室,依托中心的技术力量和群众的自发参与监督,打造食品质量监管统一平台。最终呈现食品安全“政府严管、群众参与、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的良好局面。

    昨日,记者从市监局了解到,目前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已经建设完毕,于7月23日正式投入运营。

    据悉,我市原有食品检测资源主要分布在质监、工商、卫生、农林、海洋渔业等部门,存在检测职能分散、检测能力不足、资源重复投入等问题。为此,2012年9月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由质监部门牵头,整合各部门食品检测资源,建立综合性食品检测机构瑞安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2012年12月28日,瑞安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投入建设。今年 6月底,中心顺利通过了省评审组的资质认定。

    据介绍,过去两年里,瑞安只能进行食品的快速定性检测,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并不完全准确,且不能作为行政执法依据。若要准确测定食品中有关组分的含量或检测原料和成品的纯度,则必须要送往温州检测中心进行定量检测,耗费时间长且不方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正式运行后,定量检测可直接在瑞安进行,节省了大量在路上的时间。

    “定量检测是一种科学的检测方式,对抽样基数、方式、数量都有准确的要求,结果相较于快速检测精准很多,对我们日后开展食品检测工作意义重大。”市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农贸市场食品快速检测室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目前已有5家建设完毕对外开放,分别位于碧山综合农贸市场、安阳菜市场、红光菜市场、城北菜市场和周松菜市场。

    市监局副局长沈安刚表示,食品免费检测室的成立,可以满足人民群众随时随地对食品进行免费检测,为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关,一方面可以方便群众,保证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另一方面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食品进行公布和处理,对不合格食品经营户进行曝光、处罚,实行监管倒逼机制,有效促进食品安全管理,真正提高老百姓在农贸市场消费方面的品质。

    “食品安全百日严打”

    典型案例

    借助体制改革的红利和完备的监管网络,我市以“食品安全百日严打行动”为抓手,积极推行“以检测倒逼监管,以监管推动检测”的双轨模式,发动食品安全攻坚战,“战役”中,不少食品违法行为被“俘虏”。

    案例一

    知假卖假

    10084瓶“红牛”被扣押

    年初,我市一饮料经销公司业务员吴某通过网络认识一位外地自称经销“红牛”品牌饮料的郑某。在明知其推销的“红牛”饮料应为假冒的情况下,吴某为谋取暴利,于4月初从郑某处购进假冒“红牛”饮料600余箱,并利用其平时业务联络的客户网络进行分销。

    经查,假冒“红牛”饮料通过4家批发经营户再分销共涉及我市4个镇街区域40多家食杂店。对此,市市监局立即启动重大事件紧急预案,兵分多路对4家批发经营户未销存货的假冒“红牛”饮料予以扣押,责令批发经营户紧急召回再分销的假冒“红牛”饮料,并出动执法人员在重点区食杂店进行地毯式清查,召回扣押假冒“红牛”饮料10084瓶。

    目前,涉案当事人吴某已移交公安机关正式立案调查,其他4家批发经营户涉嫌经销假冒商品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之中。

    案例二

    500多公斤土豆、芋头

    内含“焦亚硫酸钠”

    2014年3月4日凌晨2时,市监局安阳所联合市公安局等部门对我市最大的农贸市场——望江菜市场进行检查。

    根据事先调查摸底,经过严密组织部署,执法组成员首先来到一食品批发经营户,发现现场凌乱不堪,地上有大量泡好的土豆、芋头,颜色明显偏白。在另一角落还发现数包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不得用于浸泡去皮的土豆、芋头),执法人员对其进行现场取样检测,并封存了有关食品及其添加剂。

    另据现场检查发现,百米外还有一家与此类似的食品批发经营户,执法人员迅速进行检查,并予以现场抽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浸泡的芋头均含有二氧化硫成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动,现场查封问题土豆、芋头500多公斤。

    目前,该两起案件均移交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汀田新闻
   第00008版:议事厅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实验室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专 版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食品安全,我们的责任!”
瑞安日报 专 版 00013 “食品安全,我们的责任!”
2014-7-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