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昆山“8·2”粉尘爆炸事故教训
我市突查涉尘企业排查安全隐患
本报讯(记者 林长凯)8月2日,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从昨日起至8月6日,我市开展涉及可燃爆粉尘企业安全生产突击检查行动,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我市涉尘企业230多家
近年来,我市的眼镜、汽摩配、泵阀、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对金属抛光加工有较大需求,产生了很多涉尘企业、家庭作坊。市安监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阮建国介绍,除了一些大型企业设置专门的抛光车间外,大多数企业为节省成本,往往把这种业务外包给一些涉尘企业、家庭作坊。
这些涉尘企业、家庭作坊人员技术参差不齐,设备简陋,防爆设施缺乏,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专业的抛光防爆防燃设备价格较高,对一些抛光小作坊来说是一笔不小开支,他们不太愿意投入大成本。”阮建国说,这些作坊的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对危险的认识不充分,存在侥幸心理,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事故的发生。
前几年,塘下罗凤就发生过粉尘企业爆炸事件,造成人员伤亡,给我市涉尘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敲响了警钟。近年来,我市加大涉尘企业、小作坊的排查整改力度,发现举报就查处整改,目前一些无证的涉尘企业、小作坊已经基本取缔,登记在册的涉尘企业有230多家,其中塘下有140多家。
突击排查涉尘安全隐患
昨日上午,我市召开安全生产会议,部署开展涉及可燃爆粉尘企业突击检查行动。据了解,此次行动是既要排查全市范围内所有的涉尘企业,发现、掌握企业数量和情况,又要对已掌握、已纳入分类管理的企业进行一次突击检查。副市长陈荣臻要求,认真深入开展检查,做到有人查有人管,用放大镜的眼光去排查每一个角落和细节,最大程度地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昨日下午,市安监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塘下涉尘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总体情况良好。对于个别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的企业,执法人员责令限期整改,杜绝事故发生。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查看生产车间、除尘设备及其管道清洁度、清洁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粉尘清洁频次及其执行记录等内容。查现场明火隐患;除尘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实施员工教育培训及员工对涉尘作业危险性的知晓度等。
镁、铝粉尘最易发生燃爆
据了解,镁、铝、锌、铜等金属在抛光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同时,也会产生静电,当房间里的粉尘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都可能发生燃爆,其中镁、铝粉尘最易发生燃爆。
根据《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的规定,金属抛光作业除了要遵守相关的基本操作规范外,还要有独立的厂房,需配置通风除尘系统,完善生产场所清洁制度,采用防爆防静电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