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5条出海浦沥完成疏浚
防洪排涝能力大提升
■记者 杨微微/文 见习记者 陈立波/图
“5条浦沥都疏浚好了,疏浚船马上要撤出来,现在就等验收。”8月1日上午,塘下5条出海浦沥疏浚工程施工方负责人说。
据了解,塘下5条出海浦沥的疏浚工作从6月底开始,施工队两只疏浚船夜以继日地施工,按计划完成疏浚工作,让塘下的泄洪通道更顺畅。
五水共治
建设美丽
浙南水乡
疏浚浦沥,增加防洪排涝能力
塘下地属沿海地区,地势低洼,防汛防台任务繁重。该镇共有5条担负防涝排洪功能的出海浦沥,分别为场桥浦、南门湫、鲍六沥、南河湫、前池沥。
出海浦沥的畅通关系到防洪排涝的能力,今年6月份,塘下镇完成5条出海浦沥疏浚工程招投标,月底进场施工,8月1日上午完成全部疏浚工作。
“按招标要求,南门湫,南河湫疏浚后,底宽要达到15米,底高程0.0米(与水闸底板同高);鲍六沥、前池沥、场桥浦疏浚后,底宽要5米,底高程0.0米,每条浦沥均疏浚1400米。”塘下镇农办负责人介绍,防洪排涝是“五水共治”中两大内容,5条浦沥均在去年做了拓浚工作,但要做到排涝通道畅通,还需将堆积的淤泥疏浚。
根据闸口排水量设计,场桥浦、南河湫、南门湫的闸口排水量为每秒60立方米,鲍六沥、前池沥的闸口排水量为每秒30立方米。
清淤5500米,内河排水更顺畅
出海浦沥疏浚后,堤塘外出海口的排水顺畅了,堤塘内河道清淤,加宽、加深后,排水和蓄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近日,途经前池路的市民发现,一旁的前池沥不仅干净了,即使暴雨过后,河水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容易漫到岸边的农田里。
据鲍田办事处农办主任池万通介绍,前池沥直接通往标准堤塘外的出海浦沥,由于河道基础较差,今年3月底至5月份,鲍田办事处和前池片5个村,将前池沥(上陡门至标准堤塘段)、前池沥南上直河、前池沥南下直河这三条连接出海浦沥的河道统一清淤,加宽、加深河道约1米左右,增加了河道蓄水能力。“从上陡门至标准堤塘段有5500米,东西走向,一直连接到闸口,清淤后,暴雨天排水更顺畅了。” 池万通说。
前池沥清淤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