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夏季人气爆棚,冬季人少凄凉”难题
巾仙溪农家乐走出户外新路
■记者 项乐茹 实习生 金紫璇
盛夏时节,位于湖岭镇的巾仙溪农家乐迎来了一批批游客。和往年不同的是,他们这次不仅仅来游泳、漂流、吃农家菜,还可以玩一把卡丁车、骑马、户外拓展等项目。
巾仙溪是瑞城老牌的农家乐了,多年夏季,靠着一弯清澈的溪流,不知吸引了多少城里客。以游泳、漂流为主的避暑项目,在外人看来人气火爆,生意很好。那么,如今巾仙溪大手笔投入户外拓展项目,目的何在?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避暑项目收益有限
客流爆棚却乐不起来
这两天,以漂流、游泳为主的湖岭等地农家乐迎来客流高峰。记者在巾仙溪农家乐发现,这里不仅有常规的漂流等水上项目,还增加了不少户外拓展类项目,让人眼前一亮。
巾仙溪不是玩漂流的吗,怎么搞起户外拓展项目了?
巾仙溪农家乐负责人何调波看记者纳闷,道出个中缘由。
从2004年开业以来,巾仙溪一直以水上漂流等避暑项目为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何调波说,一到夏天,说农家乐里“人气爆棚”一点也不为过。他们统计过,夏季客流高峰时一天能突破1万人次。
对此,何调波却乐不起来。因为他们的农家乐水上避暑项目日均接待能力约5000至6000人次,已经超负荷运行。“当时有不少从杭州、上海过来游玩的团队游客,每团最少100人,由于住宿条件有限,一个团我们还能勉强接待住下,再多了就只好婉拒。”何调波说。
接待能力跟不上,避暑项目又人气爆棚,何调波和几个合伙人考虑扩大投入。他们购置了一批竹筏,计划扩充一批客房。可是,由于农家乐客房审批有一定局限,其他避暑设施上投入则收效甚微。此外,由于避暑项目游玩空间有限,盲目增加人数还会影响体验效果。月末清账的时候,何调波只能感叹“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他说,在避暑项目上投入增一倍,收益却增加有限,甚至和原先差不多。
与此同时,避暑项目在秋冬季节就“哑了火”,基础设施在其他季节只能闲置。
该怎么办?是继续投入避暑项目,还是发展其他项目?思前想后,巾仙溪农家乐几个合伙人决定拓展户外新路。
户外拓展项目拓宽客流量
日均营业额提高20%
经过多个月的筹建,巾仙溪农家乐投入500多万元的户外拓展项目,于今年4月份正式开业。以往,天还没热,避暑项目绝对热不起来。可今年明显有点反常,没到夏天,巾仙溪就火热起来了。
射箭、骑马、户外拓展、真人CS、梅花桩、卡丁车、高空溜索……记者看到,2公里长的野外拓展项目分布在巾仙溪两岸,有水上拓展、空中垂降、爬岩壁等20多种经典户外项目。
市区的陈女士一家和几位朋友来此体验。“上午来了后,先体验户外拓展项目,中午小憩一下,下午接着去漂流。”陈女士说,以前只有一个漂流项目,一下子就玩完了,现在可以体验不同项目,能玩上一整天。
户外拓展项目的开发,解决了不同季节客流巨大反差的问题。“以前‘单条腿走路’,现在是冲刺‘五项全能’啊!”何调波笑着说,以前客流量过于集中,都聚集在水上漂流项目上,难免影响游玩质量;有了户外项目,实现了客流量的分流,提高了接待能力。而且,户外项目受季节影响小,进一步拓宽了客户群。
据介绍,今年7月份,巾仙溪农家乐总体客流量增加了三四万人次,同比增长30%,营业额也提升了近20%。由于目前周边地区户外项目基地还不多,巾仙溪户外拓展营业后,还吸引不少温州、台州等周边地区企业团队游客,专门进行团队拓展项目。
对接农业基地
多点开花实现多赢
据介绍,巾仙溪农家乐除了漂流项目和户外拓展项目,还种植樱桃、石榴、红枣等一系列经济作物,既让游客体验到农事采摘乐趣,又增加了赢利点。
何调波说,他们争取跟周边的农业资源合作,按照就近原则开发农产品项目。
对接农业基地,不仅火了农家乐,还富了农家,实现双赢。何调波举例说,农户拿100株果蔬种苗去市场上销售,按市场价每株售价1元计算只能卖100元。如果和他们对接,则能按每株3元钱左右的价钱收购。农家乐的项目丰富了,吸引了更多客人,同时也为农户减少了传统采摘成本,旅游项目所带来的高附加值为农户增收。
目前,巾仙溪农家乐可谓是多点开花,充分利用周边的山水和农业资源,实现水上避暑项目、户外拓展项目、农业采摘项目的多点开发。“项目多了,客人消费也多了,以往最多玩一天,现在可玩两天并在农家乐留宿一晚。”眼下,何调波还计划进一步拓展农家乐内的水上拓展项目,开发瀑布负离子登山等项目,开发老中青三代全面的客户群。
[点评]
农家乐应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市农办经济发展科科长戴其隆:
为什么巾仙溪要走户外新路?这跟避暑项目的局限性有关。无论哪种夏季避暑项目,就算投入再少,夏季照样火爆,不用愁客流量;反之,若投入再多,过了季节,还是没有客人。
该怎么解决?首先农家乐经营者要避免进入一个误区,即粗放式利用资源,盲目追求单个项目量上的增加。湖岭有多家大大小小的亲水农家乐,大多停留在漂流、竹筏、戏水等项目上,农家乐从数量上讲,还谈不上过剩,但如果继续复制同一批水上项目,一方面资源有限承载不了,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山寨式的同质化。
因此,不能只局限于在原有模式下盲目投入。夏天的场地,过了旺季,闲着也是闲着,为何不利用起来?好比一家店铺,早上卖早点,中午卖快餐,晚上卖锅贴。分时分段,客人满意,商家淡定。合理、充分地利用资源,既可以物尽其用,也不会超过环境承载力之外。反之,夏天的资源过度开发,则会因为资源有限效果不好或者导致反作用。
其次,在原有项目上拓展,要讲求项目的特色。湖岭、高楼等地本身山水资源丰富,先天条件较好,但投入的硬件设施等项目开发过于低端,特色不够明显,在与周边地区同类型的亲水项目竞争时,就会处于下风。
因此,农家乐经营者在选择项目时,不要局限在一个或一种上,而是可以根据资源、特色全面开发,改变以往吃一顿饭、玩一玩避暑项目的单一模式,思考如何在挖掘自身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多别具特色的体验方式,这也许是吸引更多城里人走进农家乐,消费在乡村的直接动力。
丰富多彩的巾仙溪拓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