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污纳管有条不紊进行中
塘下镇“黑臭河”重拳整治办法多
■见习记者 潘敏洁
ui bao
Tel:6688 6688
黑臭河整治随访
R
塘下镇需整治的黑臭河共有31条。眼下,这些河流的现状如何?整治进度如何?日前,记者对其中5条进行了走访,分别为前丰内河、沙河河、轮船河、霞林河、前池沥。
前丰内河:一度被放弃的河流焕新颜
前丰内河位于前丰村,长550米。站在前丰桥上放眼望去,干净的河面倒映着两岸的建筑,打捞船缓缓而过。
“干净多了,不臭也不脏了!”说起前丰内河的变化,前丰村村委员余小平说。“以前河道里堆积着各种垃圾,又臭又脏。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条让村民唾弃、一度放弃的河流,竟死灰复燃,重现生机。”
住在岸边老人公寓的陈老伯说:“去年清淤后,河水干净了。但一些住在岸边高楼里的人仍会把垃圾随手从窗口抛进河里,我们一看见就会制止,现在这种情况也有所改善了!”
河长胡允科: 计划实行“顶管”工程
前丰内河的治理进度较为迅速,去年完成清淤工程,今年6月底又完成截污纳管工程。
据塘下镇纪委书记、前丰内河河长胡允科介绍,前丰村共有300多户住户,其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随着截污纳管工程的完工,污染源得到了彻底根治;且村里给每位住户发放了垃圾桶,帮助村民养成了环保处理垃圾的习惯,现鲜有村民将垃圾往河里扔了。
现在留给前丰内河唯一的苦恼便是“断头河”。据了解,该河的东首已堵塞多年,致使河水无法实现对流,为改变现状,预计对该河实施“顶管”工程(市政施工中一种非开挖管道埋设施工技术,用来打通前丰内河和前池内河)。
沙河河:没人会往河里排废水了
站在沙河桥上,脚下宽阔的河面,夏风吹起河水,荡起层层涟漪……沙河河的“美艳”尽收眼底。该河位于罗凤沙河村,长600米,于去年年底完成了清淤、驳坎绿化工程。
“现在河水可干净了。”住在岸边的一位老人高兴地说。河边是一排排民房,除了生活起居,绝大多数为生产作坊,有五金、焊模、线切割加工等。
在一家五金作坊里,记者看到地上摆放着几只水桶,桶内装着黑黝的污水。作坊的周老板是位外地人,他告诉记者,“现在没人会把这些废水倒进河里了,这河水干干净净的,看着多舒坦,又怎会去糟蹋呢!”
河长林崇杰:拆违不留情
“为让沙河河重焕光采,可让我们费神了。”罗凤办事处副主任、沙河河河长林崇杰说,以前沙河河附近违建厂房较多,而且污水都直排到河里,其中一家是养殖场,养鸭几百只,不仅污染河水,还影响附近居民生活。“在清淤工程启动之前,我们对其进行了拆违,河道的污染由此大大减少。”林崇杰说。
日常管理也不敢放松,除了清理河面,村老协每日安排人员进行巡逻,一旦发现乱丢垃圾行为立即进行劝阻、宣传。
而截污纳管是根治污染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据了解,沙河河的“截污纳管”已被纳入了塘下截污纳管四期工程。
轮船河:河水清澈了,环境美化了
轮船河位于场桥五方村,“现在河水清澈了,环境美化了,一到晚上,纳凉的人也多了很多。”71岁的村民林云云说,清澈的河流让村民倍感珍惜,“一旦发现一些不自觉的村民往河里倾倒垃圾,我们老人就会立即上前制止。
河长薛存苗:驳坎、截污纳管同时进行
轮船河长约870米,其中未完成驳坎绿化的250米河段已于近期开始施工,同时,截污纳管正在施工中。
“去年3月,轮船河开始整治,先是岸边5000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轰然倒下,然后开始了历时3个月的洗河。期间,河边45家不达标涉水企业被查封、整治。通过治理,清运出了2970吨垃圾,原本堆满垃圾的河道变宽了,蓄满污水的河水也变深、变清澈了。”塘下镇人大主席、轮船河河长薛存苗说。
据了解,为防止河道整治出现反弹现象,五方村还不断开展夜巡、夜查活动,杜绝企业偷排废水。
霞林河:浮萍挤满河道
此前,霞林村寒坑浃河变“黄河”引发各方关注,位于其下游的霞林河也未能幸免。记者发现,此前,“黄褐色”的霞林河已被“浮萍”塞满。
霞林河位于海安霞林村,长2510米。站在霞林上桥上眺望,望眼茫茫“绿意”。随行的塘下镇治水办工作人员说,“浮萍是由水质富营养化造成的。”据了解,氮、磷含量的增多是引起水质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河水中的氮、磷含量增多的源头一般为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
“这些浮萍可能是从上游漂过来。此前,霞林河的上游寒坑浃河因冲洗河床淤泥,导致泥水直接排入下游河道,而这些淤泥里面含有大量电镀等工业废水沉淀物,在水的冲洗下造成了下游河道的污染。”
河长王昌宁:合力建立工业废水处理中心
霞林村共有300多家企业,其中涉水企业有100多家。今年6月,由企业老板共同筹建的霞林工业废水处理中心正式投用,每天处理废水量达120吨。
“之前,部分企业将未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村内的霞林河里,造成河流严重重金属污染,经过设备处理后,排放口的水清澈透明,可以直接用来洗手。”海安办事处书记、霞林河河长王昌宁说。
对于个别仍直排的企业,海安办事处结合塘下镇“雷霆一号”、“雷霆二号”行动,进行严厉打击,强制停产停业了8家污染企业,并责令电镀企业搬迁。
日常的环境卫生管理也相当“严格”,每日安排20多人负责清理全村道路环境卫生。“岸上干净了,跑进河里的垃圾也会随之变少。”王昌宁说。截污纳管工程将于8月20日开标。
前池沥:搅动一团“黄水”
前池沥位于前北村,总长1450米,附近密布着工厂和农田。靠马路的河岸泥土裸露,另一头则是杂草丛生,河面上零星地漂浮着塑料袋等垃圾。
此时,一只河面打捞船驶进前池沥。“每日都有打捞船负责河面清理。”随行的治水办工作人员说。只见打捞网所到之处,河面就变成了“黑水”,而到了工厂外墙排放口处,打捞网一触到水面,就搅动一团浑浊的“黄水”浮泛而上。
“河的西面一些工厂偷排乱放,致使污水堆积,河底很赃,东面两岸是农田,情况稍微好些。”村民池老伯说。
记者看到,沿岸而建的多家工厂外墙都有排放口,当日未见废水往河内排放。池老伯指着那个泛起“黄水”的排放口说,偶尔会看到那个排放口放出污水。
随后记者走访了附近工厂。在一家织带厂内,记者看到一台机器正在运转,机器一旁流着水。“请问这些废水是如何处理的?”“公司有污水处理设备,经过处理后才会排放到河内。”员工池今弟说。
河长陈朝钦:今年完成违建厂房拆违
今年上半年前池沥完成清淤工程,附近有30多家工厂,以汽摩配、织带厂为主。
鲍田办事处组织委员、前池沥河长陈朝钦说,一些工厂存有直排的行为,可以说该河道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工厂,若不从污染源抓起,清淤效果就无法持久。
为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源,鲍田办事处已计划对约100亩的团块违建进行低效土地利用和旧厂房改造。目前,已向工厂下达了拆迁通知书,预计今年完成拆违,根据规划,拆除后腾出的空间将用于建设塘下工业园区。
规划有了,日常监管也不敢马虎。“严厉打击工厂偷排乱放行为,并结合群众举报,发现一起打击一起。”陈朝钦说。
截污纳管有条不紊进行
下辖塘下、海安、鲍田、罗凤、场桥五片,面积83平方公里,镇建成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塘下镇域内日产生污水量超过6万立方米,塘下镇辖区内主河道长5.03公里,区域截污工作计划分四期实施,截污覆盖面积约40平方公里,污水管道总长度约150公里,总投资约3亿元。
据塘下新区建设管理局局长林鹏介绍,前丰内河和前池沥清淤属二期“鲍田新华片”,其中前丰内河已完工,前池沥预计于8月底完工;轮船河截污纳管工程东片区已经进入尾声,西片区正在施工中;霞林河属于石霖社区截污纳管工程,目前已发布招标公告,8月20日开标;新居村截污纳管施工图设计阶段,预计9月份完成招投标;沙河河被安排至截污纳管四期工程,目前已立项审批、初步设计阶段,计划9月份完成施工图设计,10月份进入招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