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财富榜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村落变身成旅游胜地
因电视剧一炮而红后,均路村能火多久?靠什么继续走红?

    古村落变身成旅游胜地

    因电视剧一炮而红后,均路村能火多久?靠什么继续走红?

    ■记者 项乐茹 实习生 金紫璇 文/图

    一部《温州一家人》火了湖岭镇均路村。游客接踵而至,商机倍增,古村落的宁静被打破,更改变了均路村的命运:村里农家乐开了,市民从事商业活动多了,旅游蓝图铺开……

    可经过了一夜爆红后,不少人冷静下来思考,仅靠一部热播电视剧,均路村可以红火多久?

    小村庄一夜爆红

    村民回乡觅商机

    驱车从市区出发,1个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周万顺”的老家——均路村。从乐清过来游玩的吴先生一行7人,正好也自驾来到均路村,就是为了看看电视剧里周万顺住过的老家,小阿雨的学校,还有她走过的石拱桥。

    “现在村庄比以前有人气多了。”均路村村主任陈其苗深有感触。在他的印象中,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留守的孤寡老人从事农耕生活,整个村子“空心化”严重,更别提什么经济产业和开发。

    均路村总人口865人,其中700多人在国内外经商务工,旅居意大利等国家的华侨就有300多人。有的村民在外赚了钱,就在市区或湖岭等地安家,老宅一直保留着。也正因为这样,村里的一些古村落建筑得到了尽可能地保留。

    2012年底,《温州一家人》的热播,让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村庄一夜爆红。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打破了村庄的宁静。“平时每天平均客流量达1000多人,节假日一天达到1万人以上。”陈其苗说。

    家里的祖屋成了景点,不少从村里“走出去”的年轻人,都返乡在家门口做起生意。村民陈听辉原本在市区做小生意,现在在村口新建的游客接待中心租了两个摊位卖中草药等小商品。他告诉记者:“游客多的话,生意不错,毕竟在家里做生意更安稳。”

    和陈听辉相似,有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有村民在村口摆了小摊,搬到外地住的老人,也纷纷回到老家,村里老少们似乎都看到了村庄未来的旅游前景。

    保护就等于开发

    村民渐达共识

    然而,从古村落一夜变身旅游胜地,均路村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

    陈其苗回忆,村子刚红起来的几个月,每天上千人到村里参观游玩,通村公路上的小车从村口排到山腰,由于山路窄,不少进村车辆在路上堵了个把小时。很多游客抱怨,地方太偏难找,路阻车难停,吃饭的地方不多。

    游客的怨言,让均路村老少陷入思考。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接待上千游客,肯定不能继续维持原貌,但面对如同“处女地”的古村落,究竟如何进行旅游开发?

    走在村里,记者路过的每一幢古民居,几乎都保持着原有的风貌。村民告诉记者,目前村里除了村“两委”办公楼及一户村民房屋烧毁重建外,其余的房子全是清一色的石木结构。

    “村子因剧而红,游客想看的就是和剧里一样的古村落风貌,这些祖屋肯定不能轻易改建。”陈其苗说,以前曾有村民想拆旧房建新房,村里基于古村落整体保护没同意,个别村民也有怨声。如今,看到旅游业前景的村民们渐渐有了约定——谁家也不建新房,尽可能保护古村落原貌,现在村里还实行了“门前三包”制度,每家每户自觉维护好门前的环境卫生。

    保护就是等于开发。陈其苗介绍,目前他们正在针对部分年久失修、较为破旧的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对“小阿雨教室”、“周万顺祖屋”里较为破败的窗户、墙脚进行修整,还要还原剧中一模一样的陈设。同时,对于村里的枫香、香樟、红豆杉等上百年树龄的古树,都一一挂上保护牌。

    进村公路拓宽了,停车场和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起来了,村口还有个游客接待中心……陈其苗介绍,除了保护性修复,均路村也针对村中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开发,以解决接待能力弱、村容量不足等问题,先后投入300余万元于道路建设、生活污水治理、村庄绿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

    “蜜月期”已过

    均路村靠什么继续走红

    电视剧走红至今,已过去两年。如今的均路村,已明显没有之前客流高峰时的人声喧闹,一些回乡做生意的村民甚至认为,村里游客少了一大截,生意也不大好做,眼下盛夏时节游客更少,村里三家农家乐只剩一家还在营业。

    的确,均路村因电视剧一炮而红,游客们抱着好奇的心态来一探剧中场景。可是当电视剧不再热播,去过的游客也没有“回头”看看的意愿。“蜜月期”过后,均路村靠什么继续红下去?

    要继续把游客吸引过来。其实,均路村走红后,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了旅游保护和利用详细规划。只是项目上马建设需要时间,目前村里就有13个项目正在建设中。

    开发民宿是一种尝试。在陈其苗的带领下,记者看到村里一栋已经建好的民宿,原木色的外观风格基本与古村落统一。“这间民宿由一间破旧的老屋改造而来,可以住四名游客。”陈其苗说,将来村里将会有一批散落各处的民宿,用以增加旅游体验,进而留住游客脚步。

    在拓宽景点方面,均路村也下了不少工夫。陈其苗介绍,他们将把周边的瀑布资源利用起来,在七夕溪边修建800米的栈道,让游客与瀑布零距离接触,并与已经建成的观景台形成联动。

    有了“靠村吃村”的资本后,怎么带动村民致富也是一个核心问题。部分村民利用村里的农田资源,建设水果采摘基地。村集体则打算组织开一个餐饮服务公司,增加农家乐等餐饮服务,带动村民增收。

    其实,均路村最吸引游客的,莫过于“温州人”这个群体所代表的创业精神。然而,目前对于这块内容人文内涵的挖掘脚步似乎慢了点。陈其苗说,这方面已有一定规划,但项目确定下来并实施需要进一步筹备。

    采访中,有人指出,均路之旅,其实就是“温州人精神”的寻根之旅。如果均路村能对温州创业经历多加挖掘,而不是流于表面的“走马观花”,小村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影响力将更加深远。

    [点评]

    均路村的旅游布局要从游客的角度来

    市农办经济发展科科长戴其隆:

    均路村因剧而红,它的名声就来自《温州一家人》的所有场景。因此那些剧中熟悉场景的保护很重要,个别公建的建设也要尽可能符合原貌风格,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资金不足宁愿不建,如果搞得不伦不类,破坏了古村落的原始风貌,让游客留个“后期加工”的印象,反而得不偿失。

    目前看,村集体对于古村落“保护就等于开发”的总体思路是正确的。但需要提醒的是,均路村的规划布局要从游客角度出发,注重细节问题,而不是全部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开发不是画草图,一旦落地就很难改了。如果能借助电视剧扩大知名度,把小村附带的自然、人文魅力散发出来,再经过重新包装,符合潮流和需求,形成独特的创业寻根项目。那么,哪怕有一天电视剧不再热播,也不用打广告做宣传,人们也会依然想到这个蕴含着温州人创业基因的古村,这才是长远之计。

    均路村发展旅游项目,最实在的是带动村民致富。在村庄里,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往往是农家乐,而农家乐与农户联结密切。均路村目前的农家乐等经营项目还存在着无序,有些项目没人经营,有些看似赚钱的项目则大家一哄而上,造成的一些占道、环境问题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这时候就需要村委会充当“旅行社”的角色,发挥管理的作用,把整个村当一个景区,一方面,组织好村内经营户的经营工作,所有经营项目要科学规划,经过备案审批,不能恶性竞争,不能伪劣坑客;另一方面,景区内的餐饮、住宿、观光引导等公建项目要跟上,丰富景点内涵,为其下注脚讲故事,让游客从头到尾有指示或引导,知道玩什么,怎么玩,喜欢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广 告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汀田新闻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议事厅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玉海楼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学周刊
古村落变身成旅游胜地
瑞安日报 财富榜 00006 古村落变身成旅游胜地 2014-8-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