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高温有所缓解,午后雷雨大风须提防
夏秋之际饮食以滋阴润肺为宜,冰啤配烧烤刺激肠胃,尽量少食
■记者 蔡玲玲 通讯员 司波
由于天气原因,市民与昨天的“超级月亮”无缘。再等上一个月,就是中秋的月圆了。时间真快呀,立秋都已过了,虽然秋凉还需再过一些时日,但从目前来看,今年夏天我市热得并不“嚣张”,市区最高气温还未窜上38℃。
眼下,离真正的秋天还有一段距离,暑气并未消退,不过高温天气基本上很难再见面了。近日,不少人喊困乏,这可能和季节的转换有关系,中医上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之后,大家别熬夜了,也不要再赖床了,早睡早起对身体才有好处。
本周高温有所缓解,雷阵雨频繁
这几天,对季节转换敏感的人,会忍不住诗情画意地说:我嗅到空气里秋天的气息了。说实话,秋天还远着呢,不过近日里每天光顾的雷阵雨倒是缓解了高温天气,使人不再感觉那么热,再加上阴沉沉的天空,确有那么一丝“秋”的况味。
上一周,我市气温走的是“先扬后抑”的路线,后半周由于雷雨公公的加入,比前半周舒服一些,刺眼的阳光不见了,最高气温退出高温线,32℃左右。未来几天,市区还是保持“午后到夜里多阵雨或雷雨”的节奏,有雷雨地区短时风雨较大。
根据市气象台最新预测,市区今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27至31℃;明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26至31℃;后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26至32℃;周四多云到阴,午后到夜里有阵雨或雷雨,27至33℃。
近几日,大家不必担心高温天气来作威作福,倒是要提防着雷阵雨,出门需格外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不少人觉得,夏天淋点雨不算什么,反而凉快。医生可不这么认为,雨后湿热,容易得热感冒,而且更不容易好。为了预防淋雨后感冒,应当冲个热水澡放松机体,多喝水促使身体散热,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尽量不要过多地使用风扇或者空调;体质较弱的人适当服用感冒药,好好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立秋之后,宜早卧早起
俗话说“春困秋乏”,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之所以会出现秋乏,是因为人的神经系统对温度很敏感,夏天时,天气比较炎热,人会处于一个兴奋状态。到了秋天,天气转凉,神经系统开始受到抑制,就会出现秋乏的情况。从中医角度讲,秋乏是人体内阴阳失衡的表现。
中医认为,秋属金,金主肺,白昼时间逐渐缩短,夜晚时间日渐变长,宜早卧早起。早卧是为了顺应阴气使之收敛,早起为了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敛太过。另一方面,入秋后过度贪睡会使人情绪变得萎靡,起居有常、早睡早起会使人情绪饱满,也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
中午时间,最好小睡一会儿。秋季的午觉和夏季的午觉不同,夏季白天较长,正午时小睡一觉,可以缓解上午人体的疲惫。秋季午时小憩片刻,可以养阴气。养生专家提醒说,秋天的午休时间和夏季一样还是以小憩为主,半个小时左右最为合适。
“燥”是秋季的关键词,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养生专家建议,饮食尽量以滋阴润肺为宜,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而秋季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少辛多酸”,即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食品,多吃酸性食品以增强肝脏的功能,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柠檬、山楂等。
工作强度高的职场人士,可在办公室备些西洋参和冰糖,吃完午饭后,在杯子里放上5片左右的西洋参和适量冰糖冲泡饮用,能补气提神,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冰啤+烧烤虽美味,肠胃不喜欢
前几天晚上,市民小金和朋友去路边摊吃烧烤,喝冰啤,回家后就觉得胃不舒服,想吐又吐不出来,一个晚上没有睡好觉,第二天开始拉肚子,不得不到医院就诊。
据了解,每年夏季因为急性肠胃炎和腹泻来就诊的患者较其他季节明显增多,很多都与食用大排档食物或者烧烤有关。医生提醒市民,夏季饮食切勿贪凉,也要少吃辛辣食物,冰啤酒配烧烤更会刺激肠胃,容易引发呕吐、拉肚子等急性肠胃炎。
长期食用烧烤食品导致多种癌症发生,并不是危言耸听。英国《每日邮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有关人员实地考察户外烧烤的卫生状况,其结果令人瞠目,户外烧烤架上每百平方厘米含细菌高达170万个,这一数字甚至比马桶坐垫上的还高出124%。喜欢吃烧烤的亲们,听到这个数据,你还会热衷吃着烤串,喝着扎啤,把烧烤架上嗞嗞作响的声音当成享受吗?
高温烧烤肉类时,会产生一种强致癌物——苯并芘,经常食用会在体内蓄积,能诱发胃癌、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同时,为了让肉入味儿,在烧烤前,肉类基本经过腌制,如果腌制时间过长,则容易产生另外一种致癌物——亚硝胺,这种物质含有剧毒,长期小量食用会导致癌症。
市民吃烧烤时,可以多选择清淡好消化的东西,相对健康,也不会产生太多的热量。吃完烧烤后,搭配吃一些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