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2版:玉海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港爷传奇

    三港爷传奇

    在浙闽沿海地区特别是瑞安、温州城乡,有很多座三港爷殿,是纪念三港爷陈子良的建筑。本文要说的是凤翔三港爷殿,坐落在330省道高楼镇凤翔段公路边、施宅村口,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1992年重(扩)建,现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是一座五间二轩廊建筑。

    在高楼,广泛流传着许多关于三港爷的神奇传说。三港爷不是一个虚构人物,而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姓陈名子良,唐安固洪口(今属泰顺县)人,是一个普通人。他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跟娘相依为命。有一年,家乡大旱,颗粒无收,母子俩只好背井离乡,来到三港(高楼)滩脚地方住下。一次,其母令其洗衣,没想到,他只轻轻一拧,竟将一件新衣服拧破了。母责之,他跑到后山捏着毛竹痛哭,谁知竹子竟“啪”地一声破裂了。此事惊动了全村,皆称其有神力。清嘉庆《瑞安县志·祠祀》“庄济庙”条记载:“神姓陈,名逸,字子良,唐时人,世居洪口。幼有力,宅种竹,母令取竹,以两指握之,皆破,今有破竹林。”

    陈子良长大后,生得虎背熊腰,一身豪气。因为滩脚地处飞云江边,他就因地制宜,以撑竹筏为生。传说他的竹筏与别人不同,用三层茅竹搭成,两旁护栏杆,载重量大而又安全,加上他待人礼貌和气还会看天时,人们喜欢坐他的筏。穷苦的人来乘竹排,他不仅不收铜钱,还给粮吃,所以穷人们对他很感激。一次,碰上大旱,方圆百姓嚼树皮吃草根,连下种的谷种也没了。子良很着急,划着竹筏到南京,用自己积攒的钱买了谷种,运回家乡,分给穷苦百姓。到了来年,风调雨顺,获得粮食大丰收,百姓们都十分感激陈子良。

    在凤翔,还有这么一个传说:有一回,家乡两年没下雨,颗粒无收,饿死了不少人。陈子良见此情景,穿上草鞋,一个人跑到大罗山龙潭底求雨。他整日整夜跪拜,膝盖磨破,额头磕出血,还是坚持,发誓求不来大雨,就不起来,蚊叮、虫咬、日烤……终于有一日,天上乌云翻滚,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又有一年,刮台风、下大雨,洪水泛滥,平地瞬间成为汪洋。百姓们纷纷爬上屋顶、大树,高喊“救命”。陈子良就划着船,几天几夜没合上眼,不知疲倦地奋力救人,一共救起了好几百人,直至洪水消退……

    三港爷原是一个颇有传奇故事的凡人,一生坚持行善积德,救苦救难,是一个极为难得的道德模范。后来,陈子良在家乡三港滩脚(现属凤翔社区)去世。乡亲们闻讯,立即赶到滩脚,把他盛殓入棺,抬回江边的一块山坪安葬,并且在墓地上为他建造了一座殿宇,取名“三港殿”,那块地也因此改名为“三港殿背”。不久,人们在三港街头(今高楼下桥头)也造了一座“三港殿”。之后,全县各地纷纷建庙祭祀三港爷。嘉庆《瑞安县志》记:“旧庙在三港,分祀各地。”传说他死后还多次显圣护民,后世帝王就不断给他加官进爵,把他塑造成了一尊神。嘉庆《瑞安县志·祠祀》“庄济庙”条还记有:“长操舟海上,当岁除,尚在闽境,乡人同舟者皆思家。神曰‘各宜闭目,来日可到。’人未立信,夜但闻舟戛林木有声,达旦已抵家矣,人始异之。既没,乡人商于海,风起舟将覆,忽见神于帆樯间,自言其姓氏,俄而克济,及归立祠焉。宋端拱二年,封惠民侯,宣和二年,加‘护国’二字,宋德祐元年,诏封护国惠民福善圣王,元至正二十二年,加封‘庄济’二字。”百姓们也感恩戴德,年年祭祀。于是,善良的凡人陈子良便成了“神”,而且因他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间信仰。因他家在三港,故祭祀他的庙就称为“三港庙”或“三港殿”;又因为他被历代帝王追封为庄济圣王,纪念他的庙又叫做“庄济殿”(庙)或“庄济观”。三港爷信俗广泛分布在高楼和瑞安市区、温州其他县(市、区)等地,甚至丽水、台州等地及福建北部地区。在这些地区的广大城乡,几乎都建有三港庙,一年到头都有人奉拜。历来逢其诞生(六月初一)、成神之日(正月十五),在高楼凤翔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届时,巡垟祈福、演出、唱鼓词等具有相当规模的活动引来四面八方的人群来到凤翔,与当地广大信众一起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凤翔三港殿原址三港殿背,解放后被征用为凤翔学校校址(1984年毁于一场大火,三港爷墓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挖掘捣毁)。当地老百姓自筹资金,1973年在施宅大坪山重建了一座三港殿,延续人们自古以来对三港爷的绵绵思念。1992年,人们把三港殿迁建到现在这个地方。这是施宅、坑底角、彭宅等三条小溪的会聚之地,也是个既交通方便又倚垟面水的风水宝地。

    凤翔三港殿虽然规模不大,文化内涵却非常深厚。整座大殿座北朝东南,面宽五间,二楼神座中间坐庄济圣王,边上坐其母亲、婶母,左间是管理人员住房,右间暂时供奉陈十四娘娘。大殿金壁辉煌,戏台柱上之楹联云:“化蜂除暴显灵护民前朝留伟绩,运米济灾送鱼孝亲后世传美名。”大殿屋面宫殿歇山式,高屋脊,两端塑双龙喷水,中塑福、禄、寿三星。两扇正门两边镶嵌着三副对联,皆出自已故著名画家、施宅村人施美生之手,内有一联,为“五村建殿圣地久,三溪合成浦源长”,道出了这座三港殿的位置和数村民众合力建成的事实。殿内壁悬挂许多幅画,左边是三国故事,右壁则是封神图画。

    在瑞安境内,祭祀庄济圣王的殿宇庙观还有很多座,其中有一定规模、影响较大的有市区西岘山庄济殿(大殿楹联为“示筏三港救困济贫千秋颂德,成神凤翔护国惠民万世流芳”,道出了庄济圣王的身世功德和百姓的永远纪念)、高楼下桥头三港殿、陶山六社三港殿、汀田大典下三港观、东山上埠三港观和东山中埠庄济观等,都比不上凤翔三港殿资格老。每座庙观都有关于三港爷救民济困之类的神奇传说,体现着老百姓们的心声: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时世太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广 告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汀田新闻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议事厅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玉海楼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学周刊
与鹿同居的地方
三港爷传奇
微信公号“人文瑞安”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12 三港爷传奇
2014-8-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