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假期不一样地过
——看看国外学生都是怎样过假期的
假期是全世界的学生都享有的,虽然放假时间长短不同,但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的机会。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习惯都不尽相同,学生们假期的安排也会有所不同,也许国外孩子过暑假的方式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法国
参加工业旅游
法国中小学生的假期很多,学校和学生家长都十分重视学生假期中的生活和玩耍,旅游是学生暑假生活的一个重要项目。
学校和家长组织孩子们旅游度假十分注重教育目的,而不是仅仅考虑消遣和玩耍。近期,法国各地兴起了工业旅游的热潮,参观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比如,法国葡萄酒十分有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因此不少中小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法国西部或南部的葡萄酒产地进行工业旅游,对法兰西民族的历史和传统进行具体和形象的了解。
美国
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美国中小学的假期时间不长,假期里他们会自发组成俱乐部,包括棒球俱乐部、垒球俱乐部、橄榄球俱乐部等,他们会请来一些教练,成群结伴地出去玩。
许多学生还会选择在假期来完成他们的义务服务工作。如在当地的流浪者收留中心为无家可归的人做饭,或者是油漆陈旧的建筑物等。有的学生喜欢远走中美洲国家做义工,但更多的青少年则愿意选择家乡作为义务服务的场所。有的中学生在医院进行义务服务,如有时在问讯台接听电话,有时帮助把手术后的病人推回病房。
韩国
小学生吃苦大学生假期丰富
在韩国,小学生假期通常会由学校组织参加一些活动,离开家去一些旅游地或野外爬山、游泳,以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吃苦锻炼“韧”的民族气质。活动费用通常由学校和个人各出一部分。小学生们也会被安排去庙宇,接受一些儒家思想教育。
大学生的假期生活则要丰富得多。许多大学生在假期结伴去一些国内的旅游地。通常这些地方设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优惠,宾馆也设有为大学生旅游提供的打折房间。大学生出游的费用基本靠自己打工赚得,他们可以去餐馆刷碗,给中小学生补习,或替一些公司赠送免费试用商品,还有的学生靠送报纸赚钱出去玩。
澳大
利亚
鼓励暑假打工
澳大利亚的暑假,是展示孩子们成人气质的最好时机。家长重视和倡导孩子去参加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其种类包括学习辅导、环境保护、家务劳动、帮助残疾人、为患者服务等,并且竭尽全力给予肯定。
中学生常选的打工方式是去麦当劳做汉堡、送比萨饼、卖报等,大学生更多做与学业有关或者是与兴趣相关的公司工作。利用假期提早与社会接触,掌握生存技能,是学生们的主流想法,也有一些学生挣钱为父母买礼物、旅行等,意义也很好。
芬兰
孩子过暑假很幸福
芬兰的政府部门,暑假里会安排各种主题的学生夏令营,以及一些其他形式的中小学生集体活动,让孩子尽情玩耍。如大型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免费为十八岁以下的孩子开放,并免费提供各类工具和器材。在中心里,女孩子主要是玩手工,玩各种折纸、做玩偶、捏泥人等;而男孩子们可以学滑板、骑自行车和打球等。孩子们不小心损坏工具和器材时,不需要赔偿,但必须在辅导员的指导下自己动手修理。
德国
到牧场农庄去亲近自然
在西方国家中,德国可称得上是休假的“冠军”,学生的假期就更多。
旅游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百谈不厌的话题,所以德国大学生们假期的主要活动就是到国外去旅行。但德国大学生外出旅行很多是自己解决经费,靠平时打工攒钱,因此他们旅行大都十分节俭,行李常常也只是一个背囊。德国大学生中利用假期到英国、美国等国家做学习旅游的也很多。这种旅游主要以学习语言为目的,他们住在当地人家,为了少花钱,大都承担起为主人家做家务的工作。
德国的中小学生不能自由外出打工或进行“学习旅游”,而是主要在家闲玩。这其中有经济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管理与安全问题。根据德国的有关法律,组织未成年者活动,组织者必须承担一切责任,包括相关保险,未成年者没有监护就外出旅行是不允许的。因此,德国的孩子尽管旅行愿望强烈,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只是在跟随父母度假时,才能使自己的这一愿望得到满足。
(吴超琪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