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家农村社区(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成,4家敬老院改造提升,2家镇街残疾人·阳光庇护中心成功创建
敬老助残,构筑幸福港湾
十大民生工程
聚焦
年中
本报讯(记者 金邦寅)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建成30家农村社区、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高楼镇龙湖敬老院即将完成装修,陶山两家敬老院即将开工建设;陶山、南滨各创建一家残疾人·阳光庇护中心。另外,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幢两层临时房进入采购阶段,预计20来天可进场施工,力争今年农历年底前竣工,届时可为特教学校的师生们提供6个教室及办公室,有力改善教学场地不足的问题。
家门口的养老,放心
“老人年龄一大,生活自理能力变差,除了要满足就餐和医疗帮助外,最重要的还是耐下性子听听他们的唠叨,用耐心、爱心为老人营造一个家,解决老年人白天生活照料的问题。”市民政局社救科科长王晓诠释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定义。
在湖岭镇贾岙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7间一层民房和该村村办公楼腾出的部分房间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庭院,面积六七百平方米,设有餐厅、日间休息室、棋牌娱乐活动室及健身室等,可为村里老人提供居家养老照料服务。
“有了这种‘家庭式’养老院,我们在外地工作也放心。”家住塘下镇浦桥村的林先生感慨地说,老父年纪大了,请人照料不知根底,家人也不放心。现在,村里建成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提供午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养老服务,这让全家宽心不少。
“今年,改造提升陶山等4家敬老院,主要是增加床位、增设活动场所及设施、改善居住条件。今年全市新增103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加上前阶段已建的86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可覆盖我市30%的农村人口。”市民政局一负责人表示。
据悉,2013年我市已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居家照料中心建设全覆盖,今年要完成农村社区全覆盖,到2017年要达到村级60%以上的覆盖率。
阳光庇护中心,温馨
“来,大家先休息一下,一会吃饭了。”日前,在南滨街道残疾人·阳光庇护中心工疗室,7位残疾人专心做扇子,眼见午餐时间临近,中心负责人温馨提醒他们。
今年4月9日,该中心开始运行,面积约700平方米,设有工疗车间、活动室、寝室、食堂、餐厅等设施,配备了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残疾人在工疗车间劳动实行计件工资制度,所获工资归自己所有,而中、晚餐等生活费用全部由中心承担。
目前,全市已办证的残疾人有近1.6万人。据了解,阳光庇护中心是一个非营利性社会民办机构,通过心理辅导、技能训练、康复服务,为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就业援助,减轻残疾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今年6月,陶山残疾人·阳光庇护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可为20多名智力、精神残疾人提供照料服务。
“近年来,残疾人·阳光庇护中心的成效逐渐显现,赢得了社会各界、就业困难残疾人及其亲属的广泛好评。”市残联一负责人表示,随着各镇街残疾人·阳光庇护中心的相继创建,将为更多的残疾人打造温馨家园。
[相关链接]
敬老助残工程今年任务:新增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3家,改造提升敬老院4家,改善市社会福利院设施。创建镇街残疾人·阳光庇护中心2个,改善市特殊教育学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