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接手父业,
塘下70后自立门户做塑料
■实习生 林翔翔
ui bao
Tel:6608 1255
塘下创二代
R
刚步入社会时,他不愿接手父亲的塑料厂,一心自立门户;创业初期,他不懂螺丝钉倒顺,被同行取笑。如今,他在瑞安市国际汽摩配产业园区拥有一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他叫戴小波,是个塘下“70后”,他的公司叫温州天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四五年后,戴小波盖起3层的厂房,做压铸加工。做了几年后,由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刺激性很大,导致他经常流鼻血,极大地影响了身体健康。
一次,戴小波找舅舅商量事情时,舅舅无意间提起一个塑料新行业,问他有无兴趣试试。在深思熟虑后,戴小波毅然选择了重返塑料行业。
戴小波与舅舅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最后两人决定合伙做中空板。当时一台进口的机器需要1000多万元,资金有限的他们只能选择100多万元一台的国产机器。
2005年,温州天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2009年,一个外贸公司带着外商来天瑞新材料察看,下单60个集装箱,要求45天内完成出货。戴小波提前一周圆满完成任务,这在当时塘下的同行中是很难想象的,此次的出色表现,也为天瑞新材料争取到了很多外商。
此后,天瑞新材料的生产线以每年一条的速度递增,目前该公司已有7条生产线,与奇瑞、松下、吉利等知名企业展开合作。
戴小波认为,之所以天瑞新材料能发展得好,是因为他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采购原材料成本比同行低,品质有保证,售后服务好。
目前,天瑞新材料年产值已达到7000多万元,员工人数有100多人,18000平方米的全新厂房已经在开工建设,一年后完工。未来,他们还会在塑料产品上不断创新。
自立门户,创业初期条件艰苦
1976年出生的戴小波即将步入不惑之年,但说话时信念坚定,犹如刚出来打拼的小伙子。
1995年,戴小波高中毕业后,不愿接手父亲的塑料制品厂,于是向父亲借了8万元,找了两三个朋友合伙,另起门户,和父亲一样也做起了塑料编织企业。
那个时候,他的厂房顶部是油毛毡盖的,围墙是竹子搭的,一刮风下雨就漏水。厂房面积小,五六十平方米空间挤了二十几个工人。初次创业的戴小波想努力做出成绩,有时候一天20个小时都在厂里,伴着机器声入睡。
创业初期,戴小波缺乏经验。一次有位同行来工厂察看,见到戴小波连螺丝松紧方向都搞不清楚,丢下一句:“连螺丝倒顺都不懂,还怎么做事情?”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自那以后,戴小波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个企业老板,必须虚心刻苦学习。
四五年后,戴小波凭借自己的努力赚回了本钱,还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经验。他将当初借的8万元连本带息还给了父亲。“我这个人很独立的,向父亲借的钱也一定要还。”戴小波笑道。
发展壮大,做起新材料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