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南水厂工程建设的背后:
一支富有经验、能挑大梁的骨干团队
■记者 陈艳 实习生 彭丽明
不久前,新江南水厂原水管道马屿标段顺利完工,标志着这一日供水量达20万吨、惠及江南片片区30多万群众的民生工程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根据规划,新江南水厂建成后,将主要服务飞云、马屿、仙降、南滨等地,与江北水厂、凤山水厂共同构筑我市自来水供应系统,全面提升城市供水能力。
随着项目工程的不断推进,新江南水厂建设的背后,一支富有经验、能挑大梁的骨干团队逐渐受到关注,他们不畏艰难、爱岗敬业的精神尤其值得提倡。
市政园林局公用园林绿化管理科副科长汪润青——
“与水结缘,几乎参与全市所有水厂的工程建设”
新江南水厂工程技术负责人汪润青,今年38岁,他与水打交道已有15年。1999年,汪润青刚毕业便被分配到江北水厂一期工程,此后陆续参与我市凤山水厂、“3721”集镇水厂的工程建设,加上如今负责的新江南水厂,几乎参与瑞安所有水厂建设。
2010年,新江南水厂开始筹建,汪润青成为项目指挥部一员,重点负责工程技术。据了解,新江南水厂工程配有一个占地154亩的净水厂和一个总取水量为27.3万立方米/天的取水泵站、一个总长约21.9千米的引水管道,是一个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水厂。
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管道施工阶段,原水管道铺设是工程难点,共分为马屿、仙降、飞云3个标段,目前马屿段已竣工,仙降和飞云各施工4千米和1.2千米,整个项目预计将于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
“管道的施工,难就难在不可预知的东西太多,由于我市多为软土地质,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即使采取了沟槽支护措施,但由于开挖深度深、宽度大,遭遇沟槽塌方还是常有的事。”在马屿标段的马岩村,因保护村里的一个牌坊,汪润青和同事遭遇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塌方事件。“施工进行到一半时,路边的水泥地突然开裂塌方,当时已是晚上22时多。”汪润青考虑到牌坊对村民的重要性,他和同事奋战到次日凌晨3时,把土回填暂时保障了牌坊的安全,等到支护槽钢齐全后,他们又回到原地重新施工。
工作与水有关,姓名里有两个“水”,这样微妙的联系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汪润青说:“我五行里缺水,现在工作管水,自己学的也是水,名字里还是水,总之这辈子就是跟水结缘,逃不掉了。”
新江南水厂工程政策处理科排头兵张忠——
“这个工作很考验耐心,一个村最少要跑七八趟”
每一项工程快速推进的背后,总是凝聚了政策处理人员的辛勤汗水。新江南水厂原水管道工程途经马屿、仙降和飞云3镇街,涉及村子近40个,作为政策处理科负责人,张忠的工作任务尤为艰巨。
“每个村最起码要跑七八趟,个别比较难处理的村子,前前后后跑了不下30次,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张忠感慨,每个村的情况都不同,有时村里分成对立的两方,一时难以达成一致的协议;有时和村里谈好了,可村民却不肯。
若是遇到需要拆迁的情况,政策处理也就更加复杂。一次,一处民房需要拆迁,但由于该房子没有房产证,难以进行资产评估,为此事张忠和村民沟通协商多达10余次,最终决定原拆原建。
“如何平衡利益是个难题,毕竟每位村民都希望得到更多的补偿,”面对政策处理中时常碰到的村民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形,张忠告诉自己,这都是一个过程,要有耐心,问题到最后总是会解决的。
据了解,截至7月底,涉及村子的政策处理已经完成近84%,当前仅剩下仙降2个村和飞云4个村还未完成。然而,除了要对村民“做工作”,张忠还负责与多个相关部门协调沟通。
据了解,新江南水厂管道施工由于分布在56省道沿线,牵涉到电信局、电力、移动、联通等多个有关部门。“这个路段地下的管线非常复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把其他部门埋设的电线或线路搞断,因此常常接到对方的投诉。”张忠说,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常常还要负责与这些单位沟通协商,自2011年施工以来,光几个部门的协调会就已经开了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