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豹路虎、英菲尼迪、凯迪拉克轮番上演国产戏
进口车国产化,质量把关最重要
微友“mini”说:进口车国产化,虽然在价格上更亲民,但是在品质方面还没有进口的稳定,很多技术运用没有进口成熟,在国内的组装过程中,车辆工艺是否能够达到与国外同样的技术水平,令人担心。如果车子买来之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那还不如多花点钱购买进口车图个放心。
微友“袁宝”说:进口车国产化好处多多,但对于消费者来讲,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车价。进口车因关税问题,消费者要多花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旦国产价格就降低了好多。这个价格差,使得进口车需要国产化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微友“清风自来”说:想要消费者买账,国产化的进口车一定是响当当的产品,在国内和国际有一定的知名度。从最早国产化的奥迪、雅阁,到近年市场颇为抢手的宝马,都是在国内需求达到一定基数后实施国产策略的。可见进口车国产化还是适合那些市场需求大、产品口碑好的车来实施。
(恭喜“mini”、“袁宝”、“清风自来”三位微友获得由瑞安友谊美容商行提供的洗车体验券1张)
上期话题:进口车国产化,成了豪华品牌扩大自己的产能和市场的一种途径。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捷豹路虎、英菲尼迪、凯迪拉克、讴歌轮番上演的国产化战略已经开始逐渐落地。豪华车的国产化比例逐年提高,车价也在不断下探,对此,你认为消费者会不会“买账”?
现状:进口车国产化掀起热潮
最近一段时间,进口车国产化给车市版图带来不小的冲击。步入2014年以来,“进口变国产”的热潮愈演愈烈。这其中,不仅有英菲尼迪的首款国产车型将于年底在东风日产襄阳工厂下线,捷豹路虎位于常熟的整车生产基地也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而明年即将投产运营的凯迪拉克工厂,更宣称会在未来五年内至少每年在国内引入一款全新产品。
此外,计划把目前三系列扩充到六系列的宝马,也宣布将于2016年正式在国内生产宝马三缸和四缸发动机。而对于目前坐拥A4L、A6L、Q5、Q3、A3五款车型、国产化率在60%至80%的奥迪来说,也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这一数字推至85%。
“进口”变“国产”,高端车型与普通消费者零距离接触,已成为国外品牌竞逐国内市场的一大利器。
原因:抢占市场份额是关键
为何越来越多的豪车品牌加入国产化的行列?“这是由于中国市场对于各个进口品牌来说重要性在不断加强,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甚至有的进口品牌在华的销量或利润已经起到反哺欧洲或者其本土市场的作用。”我市一4S店市场专员李经理分析说。
李经理表示,一款进口车一年能在国内卖到两万辆以上,就算是非常主流的车型,这个销售量相对于合资品牌一年动辄十几万甚至二十多万辆的销量,进口车永远都是小众,因此在国内获得的支持力度相对较低。想要快速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最好的方式就是国产化。
确实,在不少进口车企看来,一旦实现国产,其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也会发生变化。像已经从国产化中尝到甜头的宝马、奥迪等车型,如果单纯只靠进口的话,想必是很难在国内达到产需高度默契的。而国产化后,在国内市场日渐增长的现状下,进口车企想要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就会更有针对性,也更为容易。
消费者:最担心质量问题
“之前看中一款车型,虽然市场上已经有国产车,而且价格更实惠,综合考虑后最终还是加钱买了一辆进口的。”车主汪先生说。担心车子的质量问题,是很多消费者对于豪华车品牌国产化后最为介意的一个问题。
消费者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以长安福特翼虎断轴事件为例,一款上市不久的车型就频频遭遇断轴,而且只有在中国市场出现了这种情况,最后厂家只能无奈地召回这些问题车,而在海外市场并没有这样的缺陷。究竟是工艺问题还是材质问题?如此简单的一个疑问就是部分消费者不愿意选择进口国产车的原因。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进口车在国产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目前国内各个合资车企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无论是中国工人的专业素养还是技术水平与过去相比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进口车国产化的质量关还是可以放心。
微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