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离
八水村43对夫妇集体庆金婚
■记者 杨微微/文 见习记者 陈立波/图
中秋节前夕,锣鼓声响彻整个八水村,43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挽着手,互相搀扶着参加“八水村首届贺中秋迎国庆祝金婚”活动。
这些相濡以沫的夫妇,一起走过了50年以上的春秋,其中金婚(结婚50年)34对,钻石婚(结婚60年)8对,白金婚(结婚70年)1对。他们中间,不少人已是满头白发,真挚的感情挂在朴素的脸上,让所有在场的年轻人为之动容。让人更觉温馨的是,活动组织者张国华与妻子,也是其中一对钻石婚夫妇。当天活动的经费均来自村民,不少年轻后辈得知父母要参加该活动,纷纷送来“红包”庆贺。
“结婚56年,两人从来没有吵过架,相互之间没说过难听的话,都是和和气气的。”81岁的老人鲍祥锡说起夫妻间几十年的感情时满脸幸福,拉着摄影记者要拍合照。鲍祥锡老人至今还记得当年订婚时的场景,妻子谢阿玉梳着齐腰的大辫子,和他一起到县城拍了一张订婚照。可惜的是,这张照片如今已找不到。
鲍祥锡和谢阿玉老人算是青梅竹马,都是同村人,订婚后,他去了宁波当兵,直到3年后才回来完婚。“我是家里独子,当兵期间,多亏了她照顾我的父母,帮我尽孝。”鲍祥锡说,服完兵役回家,身边仅有退伍带回来的两套军装,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结婚时几乎没有置办任何首饰、家什。婚后两人相互扶持,赚钱养家、生儿育女,携手走过了56年。
钻石婚的陈时顺夫妇结婚已有62年,如今二老一个88岁,一个78岁。妻子庄凤妹说,她比老伴小10岁,刚嫁到夫家时,很多邻居都不看好他们,认为年纪相差太大,家里条件又一般,迟早会分,如今却共同走过了62年,儿孙绕膝。
陈时顺夫妇不重男轻女,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少见的,他们支持女儿读书,女儿也不负众望,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瑞安中学的姑娘,一时传为美谈。“当时条件不好,老伴辛苦赚的钱,要支撑一个家庭的生活,还要省出钱供孩子读书。很多人劝我放弃供女儿上学,最后我还是咬牙坚持了,老伴也支持我的意见。”庄凤妹说,这么多年来,两人也偶有拌嘴,但多数情况只要有一人先示好,也就“和好”了,夫妻之间,相互包容才能走得长远。
这么多对老夫妇,各有各的故事和幸福。对他们来说,默契早已化成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这是岁月给予的魅力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