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情环比下降2.9%,刑拘对象环比上升65.6%
我市夏季社会治安防控成效显著
■通讯员 田德进 记者 陈艳
今年入夏以来,我市强势推进以“强力掌控、有效威慑、精确打击、全民联防”为目标的夏季社会治安防控“八大措施”,确保社会治安平稳。活动实施以来,全市刑事治安警情环比下降2.9%,刑拘各类对象366名,环比上升65.6%;通过“警灯工程”抓获违法犯罪人员21名;8月份社会治安“四色预警”为绿色的最优状态。
屯兵街面强巡控
活动期间,公安机关按照警力投放“由空间向街面延伸、时间向夜间延伸”的总原则,加大“四强”,屯警街面、强力巡控,确保社会面治安秩序良好,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强化重点巡控,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巡逻控制工作;强化通道堵截,特巡警大队以及各派出所在夜间灵活组织开展固定及流动卡点工作;强化路面核查,安排充足的夜间路面巡控力量,加大对可疑人员、可疑车辆、可疑物品的盘查力度;强化科学布警,以特巡警大队及派出所警力为骨干,以机关科室“警灯”岗亭警力为辅助,全警上路,全市覆盖。
信息主导强挤压
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指挥中心情报信息科职能优势,精心做好信息研判,紧盯违法犯罪高危主体活动轨迹,为精确打击违法犯罪提供强有力支撑。
据了解,各公安派出所以提高实效为目的,强化对重点省籍、重点年龄段人员的信息采集,突出对重点高危对象和预警信息对象DNA、指纹等信息的采集工作,及时开展比对查证和落地管控;此外,加大对出租房、网吧、中低档旅馆、棋牌室等场所的清查管控力度,每周开展一次以上集中统一清查挤压行动。
亮化警灯强震慑
按照“灯亮、人巡、车动”的要求,切实增强管事和震慑作用,充分发挥“警灯工程”效能。
公安机关加强对辖区内治安岗亭的指导,每周对岗亭周边警情进行一次分析研判,并将研判结果及时传递到每个岗亭,指导岗亭开展巡逻;岗亭值守人员以岗亭为中心,在周边200米范围内,开展治安巡逻,并认真做好信息采集核查工作。同时,加强联防岗亭建设,确保住宅小区、校园、企事业单位治安联防岗亭标识规范、人员到位、制度落实。
发挥优势强打击
六月份以来,我市入户盗窃、盗窃车内物品、诈骗等类型案件高发,“两抢”案件有所抬头的趋势。为强化对突出犯罪的打击力度,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刑侦大队主力军作用,充分运用各种专业侦查手段和措施,实现挖一伙、破一串、追一批的效果,提高打击效率,确保打击质量。
四色预警强响应
全面落实以红、黄、蓝、绿“四色”预警评估为引领的动态勤务机制,凡是出现周预警评估黄色、红色的派出所,在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务必在24小时内启动相应等级的勤务响应,做到“警力围着警情走”,提高社会治安打防警力配置和投向的科学性、针对性。
发动村居强联防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加强专业公安和协警队伍建设的同时,我市大力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全市目前共组建群防群治队伍219支、1547人,在公安机关的带领下,对重点案发社区、村居、企业开展巡逻防控、重点守候、围剿清查等工作。
重点考核强督导
市公安局组织指挥中心、警务督察大队、基层基础大队、刑侦大队等牵头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夏季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导,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未达相关工作目标的单位,按照“只扣分、不加分”原则,予以考核扣分,责令限期整改;对牵头单位组织、监督、指导工作不到位的,予以通报、取消“闪电三号”行动评先评优资格。
借力宣传强声势
将宣传发动贯穿行动始终,积极营造形成强大的行动声势
在报纸、电台、电视及时发布发案信息;在银行、码头、车站等重点部位设置醒目提示;在市区、集镇开展广场警务宣传防控工作……类似的宣传行动让群众及时了解盗抢骗作案手段和防范措施,充分调动群众检举揭发犯罪的积极性,提高群众防范能力,减少案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