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你 光盘 了吗?
本报记者昨暗访部分单位食堂,总体情况良好,但仍有浪费现象
■记者 李心如 陈瑞建 黄君君 见习记者 缪星象/文
记者 孙凛 实习生 赵洪武/图
今年,全国大力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把“节俭”之风吹向社会各个层面、各类人群中。我市也于6月份启动了“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用水”四项文明活动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那么,在衣、食、住、行、水、电、气等各个方面,我们是否做到了节俭节约?
说到“身边的浪费”,最普遍的就是“舌尖上的浪费”。提倡节约,人人有责,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尤其应当以身作则,厉行节约。
昨日,记者对我市部分单位食堂进行暗访,发现多数单位食堂都行动起来,工作人员也基本做到了光盘,但部分人仍存在浪费的现象。
自觉光盘无需宣传
时间:11时25分
地点:建设银行餐厅
昨天中午11时25分,离下班时间还有5分钟,记者来到位于万松东路的建设银行瑞安支行,该行餐厅里除了厨房的工作人员以外,并没有其他人。
记者发现,虽然这个食堂的面积并不大,但是整个餐厅十分干净整洁,餐厅墙面上贴有“一周菜谱展示区”。每根墙柱上都贴有一张温馨提示“方便他人 请用餐完毕端餐盘到洗碗处 谢谢!”,打餐处的工作人员身穿白色工作服,头戴厨师帽和口罩,等待员工前来用餐。
11时30分过后,陆续有建行工作人员来到餐厅,大家都自觉排队,取了不锈钢餐盘后等待打菜。短短十分钟里,餐厅70%的餐桌已经坐满就餐的员工。
11时45分,有5位男性员工就餐完毕,将空餐盘端至洗碗处。随后陆续有其他员工端着餐盘去洗碗处。
记者看到,虽然建设银行的餐厅并没有张贴关于光盘或节约粮食的文明标语,但是员工们基本都能做到光盘。
大食堂里也有“小毛病”
时间:11时50分
地点:安阳大厦食堂
11时50分许,记者来到安阳大厦4楼的食堂,距离下班时间已经过去20分钟,此时第一批用餐者已经就餐完毕离开了。
走出电梯,拐弯进入食堂,首先看到的是一张“剩饭停 光盘行”的行动宣传海报,海报下面的木架子上,同样是一张“光盘光荣 利国利民”的宣传海报,此外,餐厅周围的墙壁上均有节约粮食之类的宣传标语。
餐厅出口处,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收拾碗筷。“在这里吃饭的人很少有人剩菜,一个中午下来,也就半桶泔水。”
虽说绝大部分的用餐者都能做到光盘,但是偌大的食堂里,记者不难发现浪费的现象。一张餐桌上3个就餐人员离开后,记者上前一看,3个人一共买了6盘菜,但是真正光盘的只有一盘。
一位在安阳大厦工作的小伙子笑称:“我自我检讨一下,有时候我也没能完全做到光盘。特别是有时候饭菜不太合胃口时,很难做到光盘。”
大桌饭不好意思“扫尾”
时间:11时
地点:东山街道办事处食堂
昨日中午11时,记者来到位于瑞祥大道的东山街道办事处。该办事处食堂位于进门左侧的一楼,食堂空间不大,放着8张圆桌,上面已经各摆好了3盘菜,记者走了一圈,发现这里没有明显的标识提醒员工光盘或节约粮食。在隔壁的厨房里,两位工作人员正忙着做菜,记者看到她们都围着围裙,戴着手套,但是都没戴口罩。厨房虽然比较小,但比较干净,没有异味也没有苍蝇。
11时30分,东山街道工作人员下班后陆续到食堂就餐,每桌坐着七八个人,每张圆桌上有六七道菜和一碗汤,菜品都很家常,比如鱼、花蛤、冬瓜、青菜等。约二十分钟后,用餐完毕,记者看到桌上菜肴大部分都吃完了,剩下的多是蔬菜,比如,其中一桌7个菜中,鱼只剩骨头汤水,鸡肉也吃光了,但黄瓜片还剩下约三分之一,蒲瓜剩了一半。米饭基本都吃光了。记者发现,这种圆桌聚餐的形式,大家一起开吃,一起离席,即使有人想彻底光盘也可能会不好意思留下来“扫尾”。
光盘宣传与行动并行
时间:12时
地点:中国电信瑞安分公司食堂
位于安阳路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瑞安分公司员工很多,食堂位于电信大楼后西侧一座两层建筑的一层。昨日中午12时左右,记者来到这里。食堂面积很大,共有约50张白色小方桌。用餐形式类似自助,员工拿着餐盘挑选自己喜欢的菜肴刷卡吃饭。记者来到时,就餐已接近尾声,几位电信工作人员收拾餐盘端到回收处,把残渣倒进回收处旁边的大桶里。记者看到,大桶里主要有虾壳、青菜、米饭等,不过数量不多,约为半桶。记者观察3位快要吃完饭的就餐者,基本上都能把饭吃完,倒进垃圾桶里的,主要是喝剩的汤和骨头之类。
在食堂西侧玻璃墙壁上,记者看到一面半张墙高的大幅海报,上面写着“倒下的是剩饭 流走的是汗水”,非常显眼。这里的厨房也比较大,架子上整齐摆放着鸡蛋、卷心菜等,五六位厨房员工在里面收拾碗筷,都穿着白衣蓝围裙,戴着橡胶手套,几位厨师在取菜处等候,也穿着工作服,戴着手套。不过,所有的厨房员工都没有戴口罩。
男女节约情况不同
时间:12时05分
地点:市财政地税局餐厅
从市委党校出来,记者来到市财政地税局。该局的餐厅位于11楼,由于已经过了就餐高峰,当记者进入餐厅时,在餐厅内只有10多位工作人员还在就餐。
由于餐厅门口就是餐具回收站,记者透过回收站窗口,看到操作间的台面上,一位餐厅工作人员正将剩菜倒入一个圆孔,统一收集。
记者发现,这些剩菜基本上都是以菜盘内的汤汁、菜叶、肉骨头和鱼骨为主,很少有未吃完的剩饭和剩菜。
5分钟过后,这时餐厅内很多人吃完饭开始往外走,把托盘内盛菜的小盘子放到回收站内,记者看到,还没来得及被餐厅工作人员清扫的7个盘子里,有5个已经光盘,1个盘子剩菜较多。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员工。“我们这里的餐厅,属于自助式的,你爱吃什么菜,就打什么菜,而且不同的菜价格不同,基本上不会浪费。”一名正在打菜的女员工笑道。
虽然餐厅内就餐人员较少,但记者还发现,男员工普遍能吃完,女员工则有部分剩余。记者环顾餐厅,发现该餐厅非常整洁,但是餐厅里与“文明用餐”相关的宣传标识比较少。
大桌吃饭也光盘
时间:12时
地点:安阳街道办事处食堂
中午12时整,记者来到安阳街道办事处的食堂,由于已过饭点,在该食堂用餐的人并不多。因为走到食堂大厅需要穿过厨房,记者刚走进厨房,迎面就碰上一位刚吃好饭的女士拿着碗和筷子。她将碗里的纸巾和残渣倒进垃圾桶后,就将碗和筷子放进了洗碗池。此时,洗碗池里已经装上了水,几十个碗都浸泡在里面。
走到大厅,已经没有了前来就餐的人,只剩下两桌摆着剩菜的大圆桌。记者看到,一个大圆桌基本能坐10人左右,每桌摆了七八个菜,还有一个汤。从剩菜情况看,大家在吃饭的过程中较好地践行了“光盘行动”,除了还装蟹壳和鱼骨头的两个盘子能看出中午有这两道菜,别的光盘基本上看不出有哪些菜。
“你们都是生面孔,怎么都没见过?”这时,两个厨房阿姨出来收拾餐桌。“过来办事,有人让我们来吃饭。还有没有菜呀?”记者随即问。“还有的,那边还有人在吃。”记者往右侧的门里一看,果真还有一男一女在吃,饭桌上还有不少的菜。“算了,都没几个人了,我们去外面吃。”记者找借口离开。“电饭煲里还有很多饭,桌上菜也还有呢。”其中一个阿姨挽留。
60余人均做到光盘
时间:11时25分
地点:市委党校餐厅
中午11时25分,市委党校内部餐厅开始忙活起来。记者看到,该餐厅内拥有4人坐的小桌8张,10人坐的大桌10张,餐厅面积虽然不大,但这个餐厅仍能容纳60多人同时就餐。
记者除了在打菜窗口看到“拒绝浪费粮食”的宣传标识外,在餐厅的墙壁上,未看到“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文明用餐”等宣传标识。
11时30分,下班时间到了,陆续有工作人员来餐厅就餐。因为每人的菜肴限定四菜一汤,所以取餐的时间也缩短了。员工自己盛饭打好汤后,拿着不锈钢餐盘到打菜窗口,刷了饭卡,指定4样菜后,厨房工作人员再将指定的菜装进餐盘。
在打餐过程中,记者发现,负责为单位员工打菜的两位女厨房工作员工都戴了口罩,但是她们均未戴手套。
十多分钟后,来就餐的多位员工吃完后,餐盘内均空空的。就餐结束后,大家将剩饭剩菜统一倒进餐厅内的一个白色塑料桶内。记者等一半员工就餐结束了,再去看那只装泔水的白色塑料桶,发现塑料桶内只有一点儿汤卤和少数剩菜和饭粒。
“不能浪费,米饭我们自己能吃多少就盛多少,自己胃口小的,也会要求食堂人员少打点。”一位正在就餐的市环保局员工告诉记者,将菜饭尽量都吃完,已经成了员工的习惯。
“我们食堂的菜都是当天买当天吃完,第二天再买新鲜的菜。每天该煮多少饭,做多少分量的菜都是心里有数的。”一位厨师说,每天中午员工就餐后,剩菜剩饭都不多。
采访结束时,一位厨房工作人员还特地将记者带至餐厅外专门盛泔水的塑料桶旁,记者看到,桶内只有半桶的泔水。“这是昨天的泔水。”工作人员说。
同菜不同“命”
时间:11时35分
地点:市卫生局食堂
昨日中午11时35分许,记者来到市卫生局,该局的餐厅在大楼的二楼。白色的4人长桌餐桌光亮如新,地板也非常干净。“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在四周的墙壁上还挂上了各种提倡爱惜粮食的宣传标语。此时,点餐窗口已经排起了两排10人左右的队伍,陆续有人端着绿色的餐盘出来,随后前去打饭。记者看了一下摆在桌上的餐盘,大部分装着两素一荤的菜品,南瓜、黄瓜炒蛋、炒猪肉、鱼肉……卖相都不错。
“要那个鸡肉、花菜和南瓜。”“黄瓜炒蛋不错,打一份。”……随着点菜声起,窗口里的打菜阿姨左手迅速将一份份分量不错的菜打好了。记者观察到,窗口里的打菜阿姨头上戴着厨师帽,脸上戴着口罩,身上还围起了围裙,打菜的双手还都戴着一次性手套。
记者坐在角落里等了一会,大约10分钟后,陆续有人吃完饭,将餐盘端到了餐具回收处。在餐具回收处,餐盘里的饭和菜呈现出了不同的“命运”。对于米饭,大部分人都自觉落实了“光盘行动”,基本不剩饭,但菜品却或多或少都剩下了一些。在一个餐盘里,饭全部被吃完了,花菜也被解决得差不多,但另外一盘以芹菜为辅材的菜里剩下了芹菜,而另外一盘炒肉却只吃了一半,还剩下不少的肉块、木耳等。
看到陆续有人吃完,一个厨房阿姨出来将剩菜倒进回收处的一个红色回收桶里,记者看了一下,虽然当时才十几个人用完餐,但回收桶里已经积起了不少泔水,其中还有一整条的鱼“躺”在里面。
记者手记
俗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道出了农民种粮的艰难。昨日记者走访的几家单位食堂,在践行“光盘行动”方面,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浪费现象。
对于个别浪费现象,记者的暗访报道也许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这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期望通过这么一组报道,提醒市民,在购买饭菜时注意适量,切忌为了面子不惜浪费,对实在消费不掉的,打包带走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