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0版:今日塘下·塘河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塘下最后一批“捉涂人”》后续
声色“捉涂人”
从村里到滩涂边上还有七八公里的距离,“捉涂人”或踩着自行车,或骑着摩托车来到海边,开始出海作业。
由于近几年来海洋被破坏,滩涂上的杂物变多,出海时“捉涂人”不得不穿上几层厚厚的袜子,以免被割伤。
“捉涂人”扛着“掭”进入滩涂。
“掭”的使用,使“捉涂人”在滩涂上健步如飞,为他们出海作业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捉涂人”在涂泥中抓海鲜。
抓蟹儿
抓跳跳鱼
抓蝤蠓
本报记者跟随“捉涂人”走到滩涂中,近距离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
由于工作时间长,出海时需要备好足够的粮食和水。“捉涂人”往往将食物系在腰部,以便取用。
在烈日下,劳累的“捉涂人”坐在“掭”上喝口水,吃点饼干,稍作休息便又开始作业。
鲍七村桥头是“捉涂人”一个重要的交易市场,每当“捉涂人”满载而归时,周围的顾客便一拥而上,生猛的海鲜十分抢手。

    《塘下最后一批“捉涂人”》后续

    声色“捉涂人”

    ui bao

    Tel:6608  1255

    塘下记忆

    ■记者 黄国夫/文  见习记者 陈立波/图

    “哪里可以找到‘捉涂人’,我好想跟他们一起体验一下。”“能不能用图片的方式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捉涂人’的工作生活状态。”

    9月12日,本报刊登《塘下最后一批“捉涂人”》一文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很多读者在我们“今日塘下”的微信公号上留言,希望能用图片的形式更好地展现“捉涂人”的生活状态。为此,本报推出图片版,让读者近距离地了解“捉涂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在现场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09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塘河风
   第00011版:微播报
   第00012版:随手拍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声色“捉涂人”
瑞安日报 今日塘下·塘河风 00010 声色“捉涂人”
2014-9-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