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54.1万新居民,78%以上居住在出租房
出租房整治
为新居民居住安全上“保险”
54.1万!这是截止目前,全市登记在册在新居民总数。
这支庞大的队伍活跃在瑞安这片热土上,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生力军。但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其中约78%以上新居民居住在出租房。
2013年8月8日是个“悲伤”的日子,锦湖街道一栋三层民房起火,无情地夺去了7条鲜活生命。这场火灾敲响了我市居住出租房管理的警钟。
上周五,我市召开居住出租房综合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将挑起居住出租房管理工作“大梁”,通过试点工作理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努力让新居民住上“放心房”。
居住出租房综合服务管理工作在东山街道试水
力争两个月后在全市铺开
上周五下午14时30分,东山街道办事处五楼会议室内“高朋满座”,与会人员人手一本《瑞安市居住出租房综合服务管理工作资料汇编》,不少人正低着头认真仔细研读。
“召开市居住出租房综合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动员大会代表着着我市居住出租房综合服务管理工作有了新机制、新理念、新动态。”新居民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会议上如是说。
据了解,我市现有新居民54.1万人,其中78%以上的新居民居住在出租房内,5.5%的居住出租房承租人数在10人甚至20人以上。老旧危房林立、安全设施缺乏、新居民人口集中,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而这背后隐藏的正是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老大难”问题。
据调查,我市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基础普遍较差,有的出租房是木质或砖木结构,有的甚至是“三合一”场所,存在先天不足;有的出租房属于通天房,因防盗等原因人为阻隔逃生通道,埋下巨大安全隐患;还有的出租房灭火器、逃生绳等消防设备一应俱“缺”,缺乏灭火和逃生良机。
在当天的动员大会上,东山街道5位房东率先表态愿当出租房改造的“先行者”,作为该街道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积极主动的先进代表,他们还获得了表彰与奖励。上埠村村民童银平就是“先行者”中的一员,她家的房子是一栋6层楼的落地房,老房子结构较差且使用木质楼梯,整改难度相当大。
经过了近两个月的努力,老房子“华丽转身”。记者在现场看到水泥楼梯已见雏形,楼梯两侧的墙壁也被改成了砖墙。
“单单木楼梯整改就花了5万元。”童银平说,5层和6层的楼板也将由三合板改为水泥,初步预算,整栋房子整改下来至少需10多万元。
此外,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多番沟通下,童银平还备好了灭火器、应急手电筒、安全绳、防护面罩等消防安全设施,同整改完毕后的房子配套完善消防措施。“街道工作人员说得对,整改投入都是小事,换得居住平安才是大事!”
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出租房管理科科长周文俊表示,动员大会结束后,居住出租房综合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将在东山街道全面铺开。“试点工作目的明确,就是要进一步理顺居住出租房综合服务管理工作体质机制,统一工作标准和流程,积累总结经验,从而在全市大面积铺开。”
“我们的口号是‘检查一家、整治一家、彻底排除隐患’,还新居民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市新居民管理局副局长应希海说。
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领衔居住出租房管理
创新二维码登记管理和移动信息采集终端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居住出租房综合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作为全市众多新居民的“靠山”,成为该办公室设立点的不二之选。与此同时,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成立出租房管理科和出租房管理服务中心,责无旁贷地挑起了工作大梁。
此外,为切实提高对新居民和居住出租房的管理水平,各镇街新居民服务管理所配强配足了工作人员,原1850名协管员队伍一分为二,其中732名协管员由各镇街道新居民所负责日常管理安排,专职从事新居民和居住出租房综合服务管理工作。
今年新居民局“新官上任”已有两大动作:创新二维码登记管理和移动信息采集终端。
周文俊说:“去年,我们选取了锦湖街道600户居住出租房作为二维码门牌登记管理试点,今年打算在东山街道全面实行二维码门牌登记管理工作,其余各镇街正有序开展。”
据悉,在运行二维码门牌登记管理前,全市各镇街的居住出租房门牌编号不统一,无规律可循,比如要在原有的两间出租房中再穿插一间出租房,就会导致门牌混乱,登记无序。但现在只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编码流程,一个编码对应一个二维码,不仅让门牌更规范整齐,且方便居住出租房的检查和管理。
周文俊还现场给记者进行了演示,检查人员只需手持移动终端采集器,扫扫房前的二维码就可了解居住出租房、房东、承租人员的信息,以及该居住出租房的消防安全状况,承载二维码信息的后台就是移动信息采集平台。
据介绍,过去移动信息采集终端主要用于新居民身份信息登记,如今该平台能“一机多用”,新增了采集出租房消防安全信息和出租房基础信息功能。
据悉,每位新居民协管员入户后,用终端采集器扫描二维码门牌,就能按照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隐患全面排查的要求,将信息录入移动信息采集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录入、变更、注销等。
“以往采用纸质登记,难免存在信息流失和传递不便等问题。现在能一改过去的工作模式,当场向出租房房东出具消防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让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信息更加及时、准确、有效。” 周文俊说。
新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日益增强
“保障我们的居住安全,给个赞!”
从过去的老式双层木结构房子到如今的水泥房见证着徐仕松在瑞十年的“居住史”。徐仕松来自丽水,现在租住在东山街道上埠村。
“刚来时也不是不想住好点的房子,但是经济能力有限。”徐仕松说,不过他还是很注重出租房的安全状况,再便宜的房子不安全也不敢租。他的小心翼翼源于他6年前亲眼目睹了一场出租房火灾。
当时,他租了丽岙的一间老房子。“那一带都是老房子,房子状况不好,附近一间房一不留神着了火,当时还是我报警的。”徐仕松说,幸好火势不大,很快就被扑灭了。
之后徐仕松租房都会多一个心眼。看到出租房易燃物品过多,他会主动督促房东整改。“有些房东怕麻烦,不愿意整改,那我就坚决不租。”
“目前东山街道在推行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工作,所有新居民都是受益者,自然对街道的工作非常支持。”徐仕松说,有了街道工作人员的监督,他们住得也更安全也更放心。
程高峰来自河南,在瑞工作已有4年多,目前和妻子一起住在一间砖木结构的老房子里。这间房面积约20平方米,房内一张床,一个灶台,吃住一体。
“这房子看起来挺简陋的,你租房是看重价格还是看重安全?”记者问。
“当然是安全最重要了!”程高峰不假思索地回答,他说自己听说过不少出租房发生火灾的情况,所以对消防安全特别谨慎。“我出门必须关掉全部电源才放心。”
最近听说全市加大整治出租房力度,程高峰明显感受到房东提高了对消防安全的关注:“房东常常过来给我们‘敲警钟’,让我们注意安全呢!”
采访中,不少新居民表示对居住安全很看重,希望能通过这次大面积的整治,真正给新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租住环境,实现他们的“安居乐业梦”。
记者手记
“整改投入都是小事,换得居住安全才是大事!”采访中,上埠村村民童银平的这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同一片蓝天下,新老居民同心同德才能共建共享平安幸福瑞安,让新居民住得下、住得好、住得安全,瑞安人民责无旁贷,希望通过多方努力,保障瑞城出租房居住安全,让新居民在瑞城真正“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