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村完成城中村安全综合整治任务
140多户出租房完成整治等待温州市级验收
■记者 钱枫枫
“电线这样裸露着太危险了,一定要捆绑、套管!”、“消防器材配备了吗?应急灯、逃生绳会用吗?”、“怎么还不将出租房基本情况填写在‘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公告栏’上?”……今年8月初以来,塘下镇城东村已经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城中村安全综合整治,该村党支部书记邓昌东和村委会主任林衍隆每天到村内的出租房检查整治进度。
目前,城东村全村140多户出租房完成整治,基本完成城中村安全综合整治任务,等待下周验收。
出租房整治效果明显
9月15日上午,邓昌东、林衍隆到一家出租房检查时发现,尽管已配备消防器材和逃生用品,但贴在门边的“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公告栏”上仍然一片空白。
见状,邓昌东找到该出租房房东要求他立即填写:“房东的姓名,居住在里面的男子、女子、儿童人数分别是多少,配备2公斤灭火器几只,烟雾报警器几只,逃生绳几条,应急灯几只,防毒口罩几个……都要填写在上面。”
“我们在每一户出租房内都贴上了‘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公告栏’。”邓昌东说,不仅让出租房房东写上了出租房的基本情况,还写上了负责的民警、网格长、户籍员的名字和手机号码,以方便管理和预防突发事件。
随后,一行人又来到海安东路220弄,到曾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某出租房检查,防止安全隐患“复发”。
据悉,这间使用面积220多平方米的落地房共有8个房间,10名新居民租住在内。改造前,许多新居民都将厨房设在房间内,吃在里面、睡在里面甚至生产也在里面,用易燃烧的木板隔成厨房、卧室、卫生间,是典型的“三合一”出租房,不仅到处都是裸露的电线,而且未配备任何消防器材和各类逃生用品。
“这种出租房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十分严重。”邓昌东说,村里立即聘请相关人员对该出租房给予整治改造,整改后,所有房间内的厨房都拆除了,移至一楼大厅作为公共厨房,裸露的电线全部套管,每一层都配备灭火器、应急灯等物品,并在没有阳台的楼层配备了逃生绳,目前整治结果比较理想。
城中村安全综合整治任务基本完成
城东村是一个移民村,自1998年从文成珊溪水库搬迁至塘下镇至今已有16年。据邓昌东介绍,全村共有150户630人,由于城东村土地面积小,许多村民都到场桥等地方办厂经商,村里的房屋大部分都变成了出租房,经统计全村有140多户房屋用于出租。
“全村到处都是出租房,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村里十分配合海安办事处城中村安全综合整治的工作,尤其是出租房整治工作。”邓昌东说,自8月起,村干部们每天都跑遍全村查看整改进度,监督整改过程,并特地聘请了相关人员指导全村整改,统一配备灭火器、应急灯、逃生绳等用品,务必将出租房安全隐患降到最少。
“城东村是温州市级试点的城中村安全综合整治村,这一个多月来除出租房整治外,海安办事处还联合相关部门多次执法,开展了企业安全生产整治、无证无照整治、食品安全整治、用电安全整治等。”海安办事处副主任倪海东说,目前城东村已初步完成城中村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等待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