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就做最好,实现甲级目标”
——访内蒙古甲彪实业集团董事长林甲彪
■记者 孙伟芳
内蒙古有个风光美丽的好地方,它的名字叫通辽;通辽市有个家喻户晓的瑞安人,他的名字叫林甲彪;林甲彪有个牛气冲天的大公司叫——甲彪集团;甲彪集团有个个性张扬的注册商标叫——甲标,“要做就做得最好,实现甲极目标。”年仅44岁的内蒙古甲彪实业集团董事长林甲彪自信地说。
17岁,北上通辽卖糕点
日前,我们相约、落座于市区一家优雅娴静的茶馆。“我来为你们泡茶。”说着,林甲彪颇有兴致地起身泡起功夫茶,动作娴熟。不一会儿,他就为记者倒上一杯金骏眉红茶,抿上一口,淡淡的有点甜。在袅袅茶香中,创业辛酸史娓娓道来。
1971年2月,林甲彪出生于马屿曹村,上有两姐姐,家有小型家庭作坊,家境还不错。初中毕业后,林甲彪却一门心思想外出闯荡,“就是想挣钱”。
作为家中独苗,年纪小,却要跑到遥远的北方做生意,父母自然反对。可是,林甲彪心意已决,“脑袋一热,就离家登上北上的列车。”1987年刚过完年,年仅17岁的林甲彪怀揣2000元,辗转来到内蒙古通辽,未曾来得及欣赏科尔沁大草原的好风光,“北风那个吹啊,像刀割似的疼,冻得我直打冷颤。那时候也不知道,傻傻地就穿一条薄秋裤。”林甲彪的关节炎就是那时候落下的。
“内蒙古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林甲彪调侃道。遥想当年,每当夜深人静,在四面透风的小屋里,蜷缩在床角的林甲彪真是后悔,想起窝在家里的日子有多幸福,可是倔强的他从没想过放弃。
来到通辽,林甲彪先租了家小店面,卖起糕点。“要不是我过来,八十年代的内蒙古人还吃不上蛋糕呢。”他打趣道。糕点店生意不错,还有人想请他帮忙买烤箱。头脑灵光的林甲彪转念一想,烤箱是老家瑞安生产的,通辽的市场有需求,何不两头兼顾呢?
1988年春季,林甲彪开始代理销售烤箱等食品机械。这可不像卖糕点那么简单,还得做好售后服务。刚开始他是天天11路(走路),大老远跑去客户家中,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使用烤箱,后来好歹凑钱买了辆自行车,才算稍微轻松些。“内蒙古人很热情,还包饺子给我吃。”林甲彪回忆说,“可是也总有人上门捣乱,说我们是南蛮子,挣走他们的钱。”那几年,他没少挨欺负。
来通辽打拼两年时间,林甲彪赚取人生第一桶金,成为万元户。“心情甭提多激动了。”林甲彪兴奋地说。
10年后,有了“甲彪”公司
十年磨一剑。1997年,甲彪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产品销售覆盖内蒙古东部盟市以及吉林、辽宁等周边省市。“我的名字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干脆直接把公司命名为‘甲彪’。”他说。“这是因为我事情干得好,服务做得好,广告又做得多。”“假如你寄一封信到通辽市,上面光写上收信人的名字,我就能收得到这封信。”这不是夸口,林甲彪就曾这样收到一封信。
2002年,林甲彪组建中豪投资公司,购买几家门店,事业发展如日中天。两年后,林甲彪又做出一个大胆举动,迈出事业上的一大步。
原先通辽建筑行业一般都依靠从外地购进高价石材,而当地唯一的石材市场却因管理无序,只有零零散散6家企业。于是,政府准备把这个石材市场“抛出去”,林甲彪看好其发展前景,决定接下这个“大包袱”。
2004年,林甲彪与通辽批发城签下合约,承包石材市场,得花260万元。他孤注一掷,几乎投入自己的全部家当,全部凑上流动资金才230万元,缺口30万元。咋办?“找了很多人借钱,四处碰钉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算有两个铁杆哥们伸出援手,一人借给他15万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接手石材市场后,林甲彪又投资扩大厂房建设,改造设施,再面向全国招商,石材市场渐成气候。到现在,已入驻的有广东、福建、山东、辽宁、河北等地客商180余家,形成上规模的石材专业市场,光年租金就有500多万元。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收购石材市场尝到甜头后,林甲彪一发而不可收,并购通辽市南方家具市场,开发农贸市场、地下商城等项目……一步一个脚印地扩张着自己的事业版图。
20年后,有了一个“大家庭”
“我们的温州商会是在2007年8月27日成立的。”林甲彪不假思索,报出商会的成立日期。选择这个时间成立商会,林甲彪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一方面,来通辽发展和工作的温州老乡已有2000多人,注册大小企业超过200家;另一方面,通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为完成原始积累的企业家们提供二次创业、组团式发展的广阔空间。
于是,目光长远的林甲彪立即行动起来,当仁不让地被选为通辽温州商会会长。他主张大项目联合开发,好项目共同投资,把企业会员的团队力量拧成一股绳。目前,他们已在房地产开发、采矿业、金融、物流、商贸等10多个行业领域形成了协作发展,为通辽的经济发展推波助澜。
“我们的商会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处很融洽。”而作为年轻的“家长”,林甲彪还要维护“家人”们的权益。
去年,商会接到一位企业会员陈先生的求助。陈先生的公司从事粮食代收(甲方),与天津一进出口贸易公司(乙方)签订为期半年的合约,定价收购1000吨绿豆,违约者赔偿100万元。3个月后,因绿豆价格下跌,乙方不想继续收购绿豆,又不想赔钱,结果反咬一口,向法院起诉,声称绿豆出口到日本时,发现里面有一条电焊条,被罚款40多万元,要求甲方赔偿。一审判决,甲方输了官司。
知道事情来龙去脉后,商会几位负责人都愤愤不平,林甲彪更是坐不住了。于是,他们四处奔波,找了很多人。最终,在二审时,官司打赢了,甲方获赔100万元。“一来一回就是140多万元,这并不是钱的问题,更重要是保住了名声。”林甲彪高兴地说,“赢了官司,主要是因为我们发挥了商会集体的力量。”他认为,这是自己最近几年干得最有意义的事情。
据不完全统计,商会成立多年来,平均每年都为会员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技术支持、维护会员企业权益等100多件,为会员企业节约、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现如今,乐当两地“红娘”
每次回瑞安老家,林甲彪那不太标准的“东北话”,常被家乡人误以为是东北人,为此,林甲彪很自豪,说自己有两个家乡,温州瑞安是养育他的地方,而通辽则是他的梦想启程的地方。他致力于通辽与温州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倾心于企业家的沟通联络,担任温州市人民政府驻通辽联络处主任。
2011年9月,由林甲彪与通辽市市长胡达古拉带领招商团队共90余人,到温州进行招商引资,签订几十个亿的合作开发项目,成功地促进通辽与温州两地经济的发展;2012年7月,温州知名企业家又来到通辽考察,共签约连锁电器超市、温州国际汽配城等六个项目。
“早些年,我合计着,赚些钱,回老家得了。可是,又感觉很茫然,回家干啥?”林甲彪说,然而,现在他的人生目标已越来越明晰,就想回老家干点实业。在今年9月初的内蒙古温商回乡投资考察团温州之行中,林甲彪“相中”两大项目,涉及市场投资和旅游方面。另悉,内蒙古的温商计划3年内回乡投资100亿元。
现在林甲彪除在通辽市政协任常委,还担任内蒙古工商联(总商会)执委、通辽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务副会长、通辽市工商局个体协会副会长,身兼数职,非常繁忙。
然而,林甲彪仍不忘二次充电。他曾到浙大学习半个月,还曾赴清华大学就读MBA专业。去年10月份,在参加2013年第二期全国各地温州商会会长(秘书长)培训班时,他坐在教室第二排,从没有落下一堂课,更是没有迟到和早退。“以前没有机会学习,只能叫子女好好学,现在难得有这样的学习机会,一定不能错过,几堂课听下来,有很多收获。”林甲彪说。
“企业越做越多,产业越做越大,压力其实也蛮大。”因林甲彪感冒了,他用沙哑而略带磁性的声音笑着说,“做到现在的成就,很多事情是被推着做的,当初是为了自己和家庭拼搏,现在想停也停不下来,因为身后还有很多人看着你,身上还有很多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