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高速上意外,生命没有“如果”

    防高速上意外

    生命没有“如果”

    ■王国荣

    非常可惜,年仅46岁的长途大巴司机贾纪东,就这样在一阵阵喊“头痛”中坚持着,最终不治,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离开了他坚守20多年的岗位。如果他当时在东阳服务区饭后感到“不适”时就考虑就医,也许能逃过心肌梗塞这一劫。可是没有“如果”,所以,这让人非常可惜(相关报道详见9月17日、18日第5版)。

    贾纪东是一位好司机,在他突然病发的危急时刻,强忍疼痛将车缓慢停靠路边,及时换了搭班司机开车,保证了全车人的安全。这样感人的镜头,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幕,比如高速上开着的大巴,被突如其来的飞物砸中前挡风玻璃,受伤司机都是忍痛把车辆靠边停稳,其中最典型是被称为平民英雄的杭州“最美司机”吴斌。如今贾纪东也可称得上瑞安“最美司机”,从本报登载文章后许多市民和网友纷纷留言,以及贾纪东生前亲朋好友和同事的追忆中,都可见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好司机。

    与“高速飞物”意外事件不同,贾纪东的意外是“内因”突发,即司机健康状况突发意外。像贾纪东这样年富力强的司机,“外人看来强壮结实”,即便自己以及亲人也都以为“好好的没什么毛病”,况且每年体检也没什么问题,往往更容易忽视自身一些隐性的病情。这个问题,在忙忙碌碌的现代人中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知人的生命之脆弱,总以为身体好着呢,于是不少人被劳累击倒,英年早逝,而且其中大部分猝死于心脑血管病突发。

    “如果不出意外,对连续工作两天的大巴师傅贾纪东来说今天应该是休息日,他终于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新房子的阳台该怎么弄。”本报17日第5版的报道说,老贾开车“10多分钟后脸色苍白直冒冷汗,3个半小时后,永远闭上了双眼”。这是令人何等痛心的事。这样一位儿子心里的好父亲、亲朋口中的热心人、同事眼中的老司机,就这样在“人受不了了”、想翻找什么找不到、甚至想拿什么东西都拿不住的痛苦中倒下了。

    劳累,积劳成疾,是诱发和突发心脑血管病的大敌。对长途大巴司机来说,“连续工作两天”,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这个行业以及类似的行业,怎么保证作业人员有个健康身体,有足够的精力与体力对付长途或长时间劳作,确实该引起有关单位和人员的高度重视。

    面对高速上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防“高速飞物”,是不是考虑给大巴前挡风改装防弹玻璃,以足够抵抗铁块等飞来异物的冲击。同样道理,防司机隐性病意外突发,出车前是否给予必要的体检,随车是否带些常用急救药。总之,防患于未然,可以减少很多意外结果的发生。就如医生所言,像贾师傅这种病例,如果90分钟内到医院处理,死亡率还有4%。这起事件也告诉我们,相关的防范和医卫健康常识,包括上高速的广大私家车司机在内,都应该学一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汀田新闻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榕树谭
   第00010版:玉海楼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学周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防高速上意外,生命没有“如果”
图片新闻
“雨天禁伞”岂止荒唐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3 防高速上意外,生命没有“如果”
2014-9-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