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4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力培育市场主体 服务企业稳健成长
我市第10万户市场主体诞生,市场主体量稳居温州第一

    助力培育市场主体

    服务企业稳健成长

    我市第10万户市场主体诞生,市场主体量稳居温州第一

    ■通讯员 胡世文 记者 项颖

    本月23日,在市审批中心,温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幸运地成为了我市第10万户市场主体,该公司总经理陈向前手持“热乎乎”的营业执照笑得合不拢嘴:“幸运的数字一定是企业发展的好兆头。”

    近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监局)高效整合职能资源,在助推市场主体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创业热情和市场主体活力。截至2014年9月23日,我市市场主体保有量首破10万户,较2009年底增长59%,稳居温州第一、全省前列。其中企业2.5万户,较2009年底增长了133%,实现量质齐升。

    育引结合,做大总量不遗余力

    “原以为办理需要七个工作日,没想到办证材料当天提交,证件当天到手,这办事效率真不一般!”

    温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隶属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借助新奥集团20多年推广天然气的专业技术优势和在国内外100多个城市燃气运营管理的集团化发展的经验优势,已在温州市经营天然气业务10多年。已投入运行的中低压天然气管道数百公里,为温州市的清洁能源发展、节能减排深入、居民生活改善、环境污染治理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12月18日,为贯彻落实我市关于在工业企业中消除安全隐患,加快节能降耗,推动陶山镇企业转型升级的指示精神,新奥积极策划并协助镇政府共同开展了陶山镇铸造行业科技兴安现场推广会,吹响了建设“绿色、环保、安全、和谐”大陶山的号角。

    截至2013年底,新奥以单点供气形式完成了陶山镇三星铸造、盛中铸造等5家重点铸造企业的技改并置换通气,技改率达90%以上。据悉,原先该5家企业一直使用液化气,高污染、高能耗且安全隐患大,置换成天然气后,既环保、安全又经济,更确保了陶山镇工业生产的安全运营,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为此,经瑞安市和陶山镇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商定以招商引资政策向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伸出了橄榄枝,并于本月23日注册成立了瑞安市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在注册办理手续前期,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科窗口的受理人员林建松同志为我们提供了热情的咨询服务,当天还开辟绿色通道,给予我们招商引资企业特事特办,当天提交材料,当天五证齐全。” 陈向前表示,为瑞安市有这样便捷、高效、文明、开放的招商环境感到欣慰,新奥也更有信心让瑞安的清洁能源服务再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提速审批制度改革,近年来,市监局率先试行注册资本认缴制、筹建、“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先照后证等准入登记新政,努力破除前置许可、经营场所限制等注册瓶颈,挖掘市场主体发展潜能。仅今年3月1日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以来,我市登记各类企业3500余家,实现小“井喷”。

    按照“应放尽放、能放尽放”的原则,全面实施注册登记事权下放工作。将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内资企业审批权下放到塘下市场监管(工商)分局,授权所有基层市场监管(工商)所办理普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注册登记,为群众办事提供便民、利民、规范、高效的审批服务,赢得群众的赞许。

    2012年以来,由基层所登记完成的市场主体达2.1万户,占全部新增市场主体总量近88%,其中企业7800多户,大幅提升了登记效率。

    市监部门以“十小行业”为重点,每年组织2次以上无证无照经营大排查大整治,尤其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环境污染较大、资源浪费严重、涉及食品药品安全、以及政府明令淘汰的行业,开展针对性打击,持续保持无证无照经营高压打击态势,实现无照发现率、录入率、抄告率、反馈率4个100%。2012年以来实际处置各类无照3.6万户,其中疏导登记1.9万户,力度全省最大。在有力实现“无照转有照”的同时,有效拔出安全生产隐患。

    帮扶合力,创新服务特色鲜明

    市监局持续创设政策红利,主动融入地方党委政府促进实体经济发展“1+X”一揽子优惠政策,2012年以来连续出台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措施”、“扩大有效投资助推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等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政策文本。从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破解场地登记政策瓶颈、提供融资支持、扶持企业创牌等8方面推出30多条新政。通过创新政策红利,真正为市场主体发展助力鼓劲。2012年以来,我市实际新增市场主体2.4万家,其中企业1.1万家,增势强劲且质量趋好。

    市监局以打造“全省审批速度最快县市”为目标,进一步清理登记文书规范,简化企业登记手续,逐步将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的所有项目整合到审批窗口,实行“两集中两到位”管理,全面提速注册效能。在各注册窗口全面推行即办制,设定17项即办事项和1项特办事项,采取一审核准制,大幅缩短审批流程,绝大部分登记事项当日即可办毕。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共受理名称预登记等即办制申请2.8万多件,并全部办结,办结率达100%。

    加速贯通登记链条,为打造最优化准入通道,我市重塑审批登记“工作链”。对新设企业实行“多证联办”,“一个口受理,一个口拿证”,同时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统计证等多个证照,中间环节实行部门间电子流转。变“体外循环”为“体内循环”,各部门承诺办结时限从10个工作日缩减为7个工作日,实现审批提速30%。不仅大幅提高了审批效率,更极大减少了群众办事走“冤枉路”的情况。

    量质并举,致力做强全省示范

    近年来,我市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优化指导服务“帮着转”,完善工作机制“促着转”,努力探索加速推进“个转企”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立足行业推行“组团转”,帮助、引导10000余家个体户“转型”。

    市监部门以“个转企”扩张企业占比,因地制宜铺开“个转企”工作,以传统优势产业为“母体”,组团引导个体户转型为企业或股份制企业,有力改造提升了现有块状经济,致力于培育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012年以来,共实现“个转企”10070家,引导57家电镀企业、28家印染企业等小微创业园内的行业集群,分别组建股份公司,总量居全省第一,企业数与个体户比从2011年底的1:4.3,提高到目前的1:2.9,市场主体质量明显提升。

    此举获省委书记夏宝龙、副省长朱从玖等领导批示肯定;2013年5月,省政府“个转企”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同时,该局积极推动有基础的企业开展整合、兼并、重组工作,引导57家电镀企业、28家印染企业等分别组建股份公司,实现产业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能力。2012年来,共组建企业集团8家、股份有限公司18家,登记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企业1827家,累计达6814家。

    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在网络经济时代,市监部门全力推进“电商换市”战略,把网络经济作为“一号新产业”来抓,积极推进“上网用网”工作。指导人本、奥光等企业建立电子商务部,年产值过亿元。推动瑞安商城、瑞安水产城等实体市场建立统一网购平台,实现实体市场与网上市场有机融合。2012年来,制作网络标识2535家,建档6916条,培育经营范围为“网上经营”的市场主体640家。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在现场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5版:瑞安65年.档案
   第00006版:专 版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塘河事
   第00009版:今日塘下·塘河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1版:微播报
   第00012版:榕树谭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专版
   第00015版:专版
   第00016版:乐周刊
助力培育市场主体 服务企业稳健成长
瑞安日报 专版 00014 助力培育市场主体 服务企业稳健成长 2014-9-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