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产品质量 推动转型发展
“质量月”系列活动报道(二)
■通讯员 鲁智省 林笑蕾 见习记者 彭丽明
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今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期间,我市质监局紧紧围绕“三个转变,建设三个强市,共创美好生活”的主题,扎实推进“质量月”系列活动,在全市营造了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提出服务实体经济振兴八大举措;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开展罚没物品集中销毁;集中公布一批企业质量失信“黑名单”……诸多活动陆续开展,全力助推实体经济振兴,维护质量安全,使“质量月”活动深入人心。
出台八大服务举措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出口疲软、要素制约、投资瓶颈等重重压力,我市实体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挑战。为此,市质监局于今年8月出台了《瑞安市质监系统服务实体经济振兴八大举措》,从促进质量提升、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技术支撑三方面,为全面振兴我市实体经济注入更多正能量。
在促进质量提升方面,市质监局以“市长质量奖”、“精益生产奖”为导向,积极引导企业加快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动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促进“机器换人”,逐步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据记者了解,本周六上午,市质监将组织机械电子行业在塘下嘉利特荏原泵业公司召开精益生产现场推进会,届时将开展行业典型经验交流并邀请国内知名质量专家授课。同时,大力开展名品工程和实施标准化战略,通过编写名牌集锦,加强名品宣传,建立名牌培育清单,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推动联盟标准制定实施,提升企业名品创建参与热情和名牌企业产值占比,提高我市企业产品的市场话语权,推动瑞安产业升级转型。截至目前,我市已拥有省名牌企业38个,主导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21个,名品企业产值占规上企业产值比重达到30%以上。
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方面,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其中对规下及质量安全水平较低的企业,加强监督抽查、日常监管,以执法监管倒逼企业转型,促进“小升规”;对规上及质量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通过名牌培育、先进管理模式导入等服务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据了解,今年市质监局联合相关镇街已开展塘下水嘴、莘塍休闲鞋、马屿食品机械等六大区域特色产业专项质量整治提升。像滨海质监所在莘塍街道开展的休闲鞋专项质量整治升,将有效解决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行业竞争无序等产业发展问题,近期的抽查数据显示休闲鞋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在强化技术支撑方面,以建设“国家汽车电气零部件质检中心”为龙头,加大人才引进、内部改革和科研创新,努力打造一个集检验检测、科学研究、标准研制、技术培训为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目前,我市除在建的“国家中心”外,还拥有两个省级检测中心和一个温州市级检测中心,通过省计量认证/资质认定达322项,基本覆盖我市汽摩配件机械、电气、水暖器材、鞋类、轻工纺织、箱包等产品检测项目,部分汽摩配项目检测能力已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另外,计量中心大楼主体工程也将于今年底完成,建成后的计量大楼将能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服务。除了提升检测能力外,市质监局还通过“开放性实验室”、技术人员入企帮扶、开展计量授权等形式,加强质监服务,及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我市行业升级。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在华峰集团开展计量授权试点工作,“开放性实验室”也正在质监局下属的两大技术机构中进行。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9月16日上午,市计量所一辆“加油机移动检定车”开进莘塍南洋加油站,检定人员按正常加油流程要求加油站给检定车加油,并用检定车上附带的燃油加油机现场检定装置读取油量示值,经检定,加油机计量合格,无计量作弊行为。随后,执法人员对汽柴油进行抽样封存送检,这是记者在执法现场看到的一幕。据了解,油品质量专项检查是今年“全国质量月”期间重点检查内容之一,目前共已检查5家成品油单位,均未发现计量作弊行为,取样的油品也已送温州市质检院检测,结果将在完成全部油品的检测后进行公告。从历年的监管情况看,我市加油站总体计量状况良好,油品质量稳定。
产品质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守护质量安全,保障民生民安方面,市质监局一是把好“源头关”,对重点产品实施风险分类,建档管理,按规定频次开展日常巡查,有效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二是把好“检验关”,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今年来已安排近127万质量抽查经费对556批次的产品开展监督抽查,涉及汽摩配、机械、轻工等我市主导产业产品。同时,为切实提高监督抽查有效性,市质监局通过建立ABC分类后处理、召开质量分析会等举措,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三是把好“预警关”,开展质量风险监测,通过对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收集、研判、处置,避免发生行业性、区域性的质量安全问题。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今年以来,市质监局还针对液氨压力管道、快开式压力容器等九大领域特种设备开展专项整治,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今年以来,我市共整治特种设备安全隐患1251处,阶段性整治率达到100%。此外,市质监局全力开展电梯安全工程,确保市民出行安全。据了解,我市率先在省内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并于6月底挂牌运行。截至9月底,救援中心共接警115次,成功解救170人,全市共整治隐患电梯338台。
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假冒伪劣物品威胁到市民的生命安全。9月18日,市质监部门对今年以来通过打假治劣等专项整治行动中查处的货值140多万元物品进行了集中销毁。
记者在塘下罚没物品集中销毁点看到,假冒伪劣的插座、眼镜架、汽车门锁、电烤炉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堆成了小山。随着一辆压路机的驶进,在多次来回碾压后,堆积如山的罚没物品被销毁殆尽。“这些罚没物品涉及汽车、眼镜、小家电等多个领域,如果流向市场,不仅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市质监局副局长黄秀勇表示。
据了解,截至目前,市质监部门共组织各类专项行动16次,出动3615人次对1301家企业开展检查,共查获假冒伪劣案件175起。
在“全国质量月”期间,市质监局还将组织开展以建材及装饰材料为重点的“蓝剑5号”专项执法行动,部署网络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生产企业专项执法行动,并组织开展家用电子电器、服装鞋帽、装饰装修材料、交通工具等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切实把好产品质量大关。
另外,在强化打击的同时,市质监局正紧抓质量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提高了质量违法企业失信成本,约束企业生产行为。今年,市质监局首次公布了14家质量违法行为企业黑名单。
油品计量检查
罚没物品集中销毁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