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农耕 创新生态农业
瑞安现代农业焕发勃勃生机
(上接第1版)
工商资本投资农业
昔日企业家今朝“女猪倌”
传统养猪场,给人的印象一般是脏兮兮、臭烘烘的,但走进位于湖岭镇呈岸村的瑞安市鹏亨畜牧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却是花木飘香的养殖环境,现代化的标准猪舍,全自动化的喂料系统,几乎闻不到臭味。
“我们在马屿镇顺泰投资的第2家生猪养殖基地正在建设中。”市鹏亨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池小平介绍,两家生猪养殖基地由温州市鹏亨仪表原件有限公司总投资7000余万元创办,属于工商资本投资农业。
女企业家跨行做猪倌,这在很多人看来有点意外。池小平说,在投资生猪养殖场前,她一直在塘下经营汽配生意,主要为外地厂商做配套汽配产品。近年来,工业经济不景气,企业的资金回笼缓慢。“按照科学的养殖方法和掌握市场的供求规律来养猪,也可以把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效益也能得到保证。”池小平渐渐把目光放在了现代农业上。
2008年,经过多方考察,池小平看上了湖岭镇呈岸村的一块废弃地,建起了14栋标准化的单层猪舍,总面积9800多平方米。凭借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池小平成功将工业管理模式引入了生猪的生产管理,注重科学化养殖、标准化管理和生态化利用。
“夏天有生态空调,冬天有电热地暖,所有生猪有自己的‘独立单间’,全自动化操作,自动饮水器给水,自动采食槽喂食。”在池小平的带领下,记者看到这些猪舍内装了大量的降温水帘和水喷雾,饲养员正在喷水冲洗猪栏。
池小平说,这些设施就好比“空调”,可以对整个猪舍降温,还能给生猪洗澡,减少猪身上的异味。同时,他们还在每个猪圈中安装了电热板,冬天时可以给猪圈加温,防止生猪冻死冻伤。此外,养殖场还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每个栏舍都安装了视频设备,随时监控生猪的情况,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内就能对各个猪舍的情况了如指掌。
值得一提的是,养殖场斥资投建了一套大型沼气处理系统,每天将生猪的排泄物通过排水系统,排入沼气池中。这样既处理了生猪的废弃物,实现生态养殖保护环境,还为周边农户发展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
据悉,整个养殖场实行工业企业化管理。14幢单层猪舍内的猪分别交给多位员工喂养,员工每月的收入是“保底工资+养猪绩效奖励”。
“今年生猪出栏量预计达1.3万多头,总产值3000多万元。”在一笔笔大手笔投入和科学养猪措施下,“鹏亨畜牧”将工商资本投入农业的优势发挥地淋漓尽致,并已成功获评省级生猪养殖精品园、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
荒凉滩涂变身生态农庄
循环农业让猪粪“转”起来
初秋时分,走进陶山镇荆谷金潮港观光农场,连片的瓯柑树枝头挂满了一个个鸡蛋般的青色果实。瓯柑树下,来此游玩的孩子们来回穿梭打闹,传出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孩子们可能不知道,这片瓜果飘香的观光果园,在10年前只不过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滩涂地。
“以前这里是成片的水洼、土塘,荒芜得很。”金潮港农场主林化飞介绍,金潮港观光农场坐落于陶山镇荆谷山西村的“五地垟”,10年前这里是飞云江中游江边滩涂上的一片抛荒十年、无人问津的废弃地,杂草丛生、地势低洼、咸潮倒灌。
2003年,林化飞和几个朋友承包了这块占地1016亩的荒地,填塘、培土、挖排水沟渠,种上了瓯柑、柠檬、血橙等果树,如今昔日的荒凉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果园。
“今年瓯柑长势不错,每株柑树可产60公斤的柑,比别地方的柑树可多产20%。”林化飞指着瓯柑树说。
同样的一棵瓯柑树,为什么金潮港里的收成特别好?这要归功于农场内引进的兽禽养殖、沼气能源、生物化肥、水果栽培“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
林化飞说,在种植瓯柑的基础上,他们把白鸽和生猪“请”进了种植园,分别形成了金潮港鸽业精品园及鑫农生猪精品园。而养白鸽生猪不仅可以创收,主要是看上了它们的粪便排泄物。
“你可别小瞧这些原本污染环境的鸽粪、猪粪,往化粪池里‘走一遭’,经过发酵后再转化几次,就能全部变废为宝,转为适合瓯柑生长的有机肥。”记者注意到,金潮港里建起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占地550立方米的大型塔式沼气净化处理系统,配套建设太阳能保暖、沼气发电、干粪堆放场、沼液利用管网等三沼利用设施。如此一来,将生猪、白鸽的排泄物和来自市区的人粪统一收集起来,经蓄粪池发酵后,让柑园全部施上了农家肥。同时,由于沼肥中含有瓯柑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是一种速效、优质的有机肥料,通过施用沼液、沼渣和鸽粪,瓯柑品质和产量都有明显提高。这样下来,每逢金秋十月,金潮港的瓯柑挂满枝头,亩产可达2000公斤。
如今,金潮港农场不再是单纯的农作物生长地,而是集安全果蔬畜禽生产、种植采摘、科普教育、农业培训、休闲体验为一体,每年接待游客达10多万人次,农家乐经营收入达100多万元,成为我市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新样板。
马屿石垟湖边“卖风景”
农民吃上“旅游饭”
上周末,来自温州平阳的林先生一家及几个朋友驱车80公里,到位于马屿镇石垟村的神州农家乐体验了一番垂钓的乐趣。“放假了,和家人朋友找个地方放松一下,这里既可以钓鱼游湖,还能吃农家菜,逃离城市的喧嚣。”林先生说。
沿着马屿石垟村的一条小路进入,远处高山密林,近处石垟河纵横交错。高处眺望,自有“瑞安千岛湖”之称的石垟湖内,分布着30多个小巧玲珑的全岛、半岛,又恰似先人不知的八卦迷阵,让人惊叹自然景观之奇特。
马屿神州农家乐负责人林朝海,是土生土长的石垟村人。在开办农家乐之前,他一直在瑞安市区等地经营家电生意。“以前村里没什么经济产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一些老人种些水稻、水果之类的。”林朝海说,由于湖内岛地势低,常常一场大雨就把农作物淹死,实际上不少土地都是闲置荒废。
“这么好的景色,不利用起来就浪费喽。”除了石垟湖的自然风景,石垟村后棋盘山上还保存着商周时期的石棚墓,与圣井山风景名胜区也格外相近。长时间在外经商的林朝海,看到外地利用景色开发农家乐的成功经验,便想到了自己老家的独特风光。
“石垟村自古是渔村,很多人来打鱼却没有吃饭的地方。”2005年,爱动心思的林朝海首先想到把渔业资源和农家乐结合起来,把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开出一家以休闲垂钓为主的农家乐。
记者看到,在马屿神州农家乐内,既有成年人可以休闲垂钓的钓鱼池,也有专为小孩建造的捕鱼池。林朝海介绍说,游客们钓来的鱼可以自己选择个性的烹调方式,直接在农家乐里享用。另外,温州市淡水鱼文化馆也坐落在这里,他还请了专业的打鱼师傅进行传统捕鱼表演,让游客深入体验捕鱼文化。
除了捕鱼,农家乐里还有一个占地200多亩的杨梅、柑橘、设施农业、甘蔗、毛芋、瓜菜等各季节农产品采摘基地,500多亩的油菜花等田园休闲观赏基地,供游客采摘,带动农户增收。“把游客直接带到田里采摘,不但减少农户成本,价格还比市场上卖得高些。”
林朝海说,为了服务好游客,农家乐里聘用了30多名员工,人均月工资超4000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目前,神州农家乐年接待人次超4万人,总产值超500万元,农民在家门口吃上了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