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农业特色产业全面开花
瑞安农业版图色彩斑斓
■记者 项乐茹 实习生 徐心星
绿色部分是蔬菜产业,橙色是杨梅产业,蓝色是甘蔗产业……五彩斑斓的标识区块,拼成了一张瑞安现代农业版图。这块版图里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区块,都见证着瑞安农业的沧桑巨变,再现了瑞安人民用勤劳汗水浇灌梦想之花的征途,是瑞安农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印记。
开明智慧的瑞安人,用勤劳的双手耕云播雨,让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百花争艳,姹紫嫣红。
农田里,大棚内,枝头上,处处收获着丰收。瑞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万亩,总产13万吨,涌现了一大批种粮大户;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65万亩,亩产值最高超3万元;蔬菜、杨梅、中药材、茶叶、毛竹、马蹄笋、畜牧、特色经作等八大农业特色产业全面开花;专业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302家,规范化合作社183家;土地集约经营趋势明显,全市土地流转面积21.23万亩,流转率达71.83%。
如今,翻开瑞安农业版图,新的项目正在扎根,新的板块正在绘制。我们相信,这块水土还在不断地孕育希望……
中药材产业
主导产品:温郁金、金银花
品牌商标:“翔犇”、“九潭”
布局区域:温郁金集中于飞云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的陶山镇、马屿镇、仙降街道;金银花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高楼镇(高楼社区、东岩社区)。
产业简介:
温郁金:瑞安是温郁金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有1000多年种植历史,常年种植面积3000亩左右,产量4500吨,产值1800万元。2008年国家质检局批准瑞安市现辖区为温郁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2012年陶山镇被评为“浙江省温郁金之乡”。
金银花:种植面积4000余亩,产量130多吨,产值1000多万元。九潭金银花种植加工场,是一家从事育苗生产加工销售金银花的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基地达1000多亩,其“九潭”牌金银花久负盛名。
茶产业
主导产品:绿茶、红茶
布局区域:主要分布在高楼镇、湖岭镇、陶山镇等地区。
产业简介:
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主要品种有乌牛早6165亩、清明早2750亩、安吉白茶250亩、龙井长叶100亩等;全市茶叶良种覆盖率达89.09%。
1992年,清明早通过升级品种认定。2012年7月,瑞安清明早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称号。截至目前累计已有4000亩茶园通过无公害基地认定;1800亩茶园通过有机茶认定;1000亩茶园通过森林食品基地认定。我市主要生产扁形茶(绿茶)、少量生产针形茶(绿茶)以及卷曲形茶(红茶)。温州玉海春早茶叶开发有限公司、瑞安市玉海楼茶业有限公司2家单位通过QS认证,2013年茶业从业总人数6760人,茶产业总产值2200万元。
毛竹产业
主导产品:竹笋、毛竹
布局区域:主要分布在湖岭、高楼、马屿和陶山地区。
产业简介:
全市现有毛竹林面积4.8万亩,立竹株数900万株。其中湖岭镇2.4万亩,主要分布在芳庄、林溪、金川、桂峰等社区;高楼镇1.2万亩,主要分布在平阳坑、龙湖、枫岭、东岩等社区;马屿镇0.9万亩,主要在梅屿、马屿、曹村等社区;陶山镇0.3万亩,主要在桐浦、陶山等社区。
杨梅产业
主导产品:黑炭梅、东魁杨梅、丁岙杨梅
品牌商标:“高楼”、“马屿潘山”
布局区域:主要分布在高楼镇、马屿镇、陶山镇、湖岭镇、仙降街道以及锦湖街道等。
产业简介:
杨梅面积达到6.6495万亩,主要品种有黑炭梅、东魁杨梅、丁岙杨梅、晚稻杨梅、黑晶杨梅以及本地梅。
2004-2014年我市连续举办11届高楼杨梅文化节,打响品牌,扩大宣传,开拓市场,做大做强瑞安杨梅产业,促进农游合一模式发展。
蔬菜产业
主导产品:花椰菜、榨菜、毛芋、白银豆、番茄、茄子、黄瓜、芹菜
品牌商标:“庆一”、“上绿”、“大日红”、“金谷山”、“强绿”、“高京”、“金谷山”、“三马”、“梅屿”
布局区域:主要集中于马屿镇、陶山镇、高楼镇,以及汀田、莘塍、上望、南滨等东部沿海街道。
产业简介:
蔬菜是我市农业主导和支撑产业,我市已列入浙江省蔬菜产业强县。
全市蔬菜常年播种面积19.5万亩,产量43.5万吨,产值约7亿元,露地蔬菜播种面积15.9万亩,设施栽培面积3.6万亩。产业区域布局明显,东部沿海涂园为露地蔬菜主产区,中部沿江为设施蔬菜主产区,现有梅屿蔬菜产业示范区、荆谷蔬菜产业示范区、马屿常年蔬菜示范区、顺泰蔬菜产业示范区、陶山现代农业综合区、莘塍现代农业综合区等现代农业园区。科技水平较高,良种覆盖率98%,各类蔬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150多家,市县级以上规范先进企业10余家。
特色经作
主导产品:草莓、甘蔗、瓯柑
品牌商标:“志强”、“温陶”
布局区域:草莓产地主要位于锦湖街道、陶山镇的瑞湖公路两侧;甘蔗主要分布于飞云江中游两岸的陶山镇、马屿镇、仙降街道;瓯柑主要分布在陶山镇、马屿镇、上望街道、莘塍街道、仙降街道、汀田街道、湖岭镇、高楼镇等。
产业简介:
草莓:全市常年种植面积1200多亩,产量1700多吨,产值2500多万元,亩均收益超万元。除市场批发、配送超市外,观光采摘更是一条高效益的销售方式。
甘蔗:全市常年种植面积0.8万亩,有果蔗和糖蔗两类,年产量3.5万吨,产值约6000万元。近几年,种植糖蔗后就地加工红糖,这一产业链得到了快速发展。荆谷三特糖蔗专业合作社糖蔗种植加工效益明显。本地果蔗“陶山甘蔗”具有松脆、皮薄、茎粗、纤维少、汁多、味甜醇厚等特点,在温州地区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瓯柑:柑桔面积达到1.75万亩,瓯柑面积1.23万亩。
马蹄笋产业
主导产品:马蹄笋
品牌商标:“瑞绿”
布局区域:主要分布在湖岭镇鹿木社区、芳庄社区,马屿镇梅屿社区、高楼镇龙湖社区。
产业简介:
马蹄笋是我市特色农产品,形如马蹄,笋期6至10月,笋质细嫩清脆、鲜甜爽口、营养丰富。全市栽培面积4万多亩,年产鲜笋近2万吨,年产值50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被评为中国马蹄笋之乡、森林食品基地、省效益林业十大精品基地、省现代林业精品园。“瑞绿”牌马蹄笋先后荣获中国竹业博览会金奖、义乌国际森博会金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等荣誉称号。
畜牧产业
主导产品:生猪、鸽子、奶牛、家禽
品牌商标:“森绿”、“鹏亨”、“蓝灵”、“擒雕”、“利民”
布局区域:东部沿海(原塘莘片)10万亩农业园区是本市生猪主要产业带及湖岭镇、陶山镇等中西部山区、半山区。
产业简介:
生猪:生猪是我市农业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已完成了由传统的农户散养向专业化规模经营的转变。全市生猪总存栏19.73万头,其中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场户410个存栏17.02万头,规模养殖存栏比重86.27%;年出栏商品猪28万头,猪肉自给率45%以上,生猪养殖产业年产值近5亿元,属于我市优势畜牧产业。
鸽子:目前存栏肉蛋兼用鸽子47.2万羽,主要以自繁自养生产肉鸽(乳鸽)为主,规模养殖兼产鸽蛋,年上市肉鸽500万羽、鸽蛋230万枚、产值近1亿元,有存栏1000羽以上规模场户69个,规模养殖率95%以上。组建有蓝灵鸽业合作社,已经成功开发熏鸽、香鸽、炖鸽等系列产品,是温州市新型畜牧产业创建点、浙江省新型畜牧产业创建试点。
奶牛:奶牛产业是我市传统特色优势畜牧业。2014年一季度全市奶牛存栏1560头,约占温州全市21.4%,其中有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5个,全市全年奶产量4000余吨,年总产值6000多万元。 家禽:到2013年底,家禽存栏110.8万羽,其中家禽存栏万羽以上9家。2013年建立温州市级“菜篮子”家禽基地2家,即瑞安市诸葛畜牧场、瑞安市致富鸽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