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九月父母要
给子女包红包?
专家:并非传统民俗,但“九”有天长地久之意,送红包寄托长辈祝福
■记者 蔡玲玲
国庆假期里,微信朋友圈可谓是各种晒。记者发现,除了晒旅游,晒收红包的也不少。原来今年是闰九月,百年难得一遇。按照民间说法,父母要给子女包个红包,寓意吉祥如意,有好兆头。
“闰九月红包”寄祝福,但并非传统民俗
市民杨小姐前两天收到了父母送的闰九月红包。她告诉记者,这个红包已经遵照长辈的指示,放进了衣柜,要一年以后才能拿出来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告诉我这样做会吉利,能够保平安。”
据了解,不少市民在这几天都为自己的子女送出了闰九月红包。其中大部分人表示,此举是“跟风”为之。“看到邻居们都包了,我也就照做了,不然感觉心里不踏实。”市民林大妈说。
闰九月包红包,瑞安有这样的民俗吗?市玉海研究会名誉顾问许希濂表示,历史上很少有闰九月,并未听说父母要为子女发闰九月红包,“不过,民国时期,逢农历九月或者好日子,瑞安有长辈给孩子送银元的类似习俗。”
许希濂说,“九”在人们心目中有天长地久、长长久久之意,今年又正好逢闰九月,长辈愿意给晚辈红包,虽然不是真正的民俗,但寄托了他们祝福的心意。
其他地方有类似民俗
记者查阅了天文历法,今年马年是闰九月,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1832年和2014年有闰九月,下一个闰九月要到2109年。可以说,闰九月百年都难得遇到一次。
许希濂说,“九月”和“闰九月”不是一个概念,如节日、生日等出现在农历九月,一般规定是在“九月”过而不是“闰九月”。同时,凡遇到闰月,我国的传统假期也是“靠前”来安排放假。
记者在网上看到,闰九月包红包,福建和广东有这种习俗,红包数目以“18”元最为普遍,还有180元、8元、8.8元等多个版本。四川成都局部地区闰九月红包以“9”为吉利数,其意是保佑儿女们以后的生活长长久久、平安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