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2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企业以“情”动人,员工以“忠”为报
企业也可以是第二个“家”

    企业以“情”动人,员工以“忠”为报

    企业也可以是第二个“家”

    ■记者 项颖 见习记者 张苡铭/文  记者 王志/图

    “我是‘华峰’人!”近日,记者在我市工业“领头羊”企业华峰采访时,华峰的员工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话虽短,但却是员工对企业最高的评价。

    我市共有新居民54.1万人,他们中,大部分服务于企业一线,是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近年来,我市许多企业把物质、精神关爱融入到新居民工作、生活中,新居民则爱岗如家,在企业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企业与员工之间,家的温暖感觉正在慢慢融化原先冰冷冷的雇佣关系。

    采访中,他们都是这样形容工作的企业:“企业是我的第二个家!”

    “企业让我有了幸福的家!”

    来自贵州的汪毅是华峰氨纶莘塍工厂纺丝工段组件班组的一名白班管理员,他说,从刚来瑞安时的“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家庭事业“双丰收”,是“华峰”成就了自己。

    记者见到汪毅时,他恰好在车间巡逻,手拿电筒,边走边查,确保设备运行零误差。“一般情况下设备都是正常运行,为了零风险,每天总要巡查一下,确保无误。”

    2008年底,带着“梦想”汪毅踏上了瑞安这片热土,经过了半年多的“摸爬滚打”,相继找了几份工作,于2009年进入华峰氨纶莘塍工厂纺丝工段组件班组,成为了一名操作工。

    起初,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他对这份工作毫无头绪,但在班组师傅的带领下,他一切从零开始学,很快顺手并适应了这份工作。

    因为工作态度认真,他很快被提为白班管理员,也算是个“小领导”。

    “在别的企业,收入和职位上升同步,但管理岗位毕竟不多,而华峰不同,只要参加企业内部技师、副主任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评聘并被聘上,就能加薪,感觉个人有发展前景。”据悉,目前华峰正逐步完善管理和技术职业发展“双通道”,开展技师评聘、副主任工程师评聘和主任工程师评聘,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刚来瑞安时,家里一直催促着婚事,但当时没有稳定工作,哪有女孩愿意嫁给我。后来在华峰的几年,工作和收入都稳定了,结识了一位同乡女孩成了家,现在还有了可爱孩子。是华峰给了我娶妻生子的资本,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说起自己的家庭,汪毅一脸幸福。

    汪毅还表示,华峰对员工的关爱不限于工作岗位上,班组领导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关心,每周逐一到员工家里家访,让他在瑞安感受到了强烈的归属感。

    “华峰的领导和同事就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来到瑞安、来到华峰是我最正确的决定,我为自己是‘华峰人’感到自豪!”

    “企业让我工作兴趣两不误”

    身材消瘦,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话细声细语……斯斯文文是章俊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章俊来自江西,今年30岁,两年前大专毕业后通过猎头公司应聘到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目前在该公司臂片车间从事刮片组装。

    “当初选择来瑞安务工就是看中这里的制造业发达,适合我们从事机械行业的锻炼手艺。”章俊说:“人生地不熟,原以为工作之后的生活会是枯燥乏味的,但没想到我还能继续延续我的兴趣,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

    篮球是章俊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学生时代时,每天都去学校篮球场“报到”;现在,他也依然每天到公司职工生活区的篮球场“报到”。

    “对于篮球,就是有一份天生的热爱!”

    去年,章俊还参加了公司篮球队,篮球队每个月组织一次集体训练,章俊从不缺席,“我特别享受在球场上奔跑投跳,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很感谢公司能给我们在上班之余提供一个放松的场所。”

    当问到对胜华波的印象时,章俊舒心一笑:“一个能让我工作顺心,生活舒心的企业何止一个好字可以形容,在我心里胜华波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企业让我住得可舒心”

    “长城的住宿条件比其它企业都要好,我们夫妻俩住得可舒心了,就像回到了家一般!”谈及所在企业,王丽平感觉异常满足。

    王丽平今年25周岁,安徽安庆市人,目前是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精加工车间的一位工人。

    2010年春节,隔壁邻居回家过年在王丽平面前提起了长城这家企业,当时是这样形容的:“工作环境好、员工福利好!”

    揣着憧憬和不安,在当年的2月王丽平跟随邻居来到长城务工。“果然跟说的一模一样,特别是住宿条件让我特别满意,不仅干净清爽,且家用设备一应俱全。”

    这一工作就是4年多,在王丽平的“怂恿”下,丈夫也辞去了家乡的工作进入“长城”,成为另外一个精加工车间的员工,夫妻俩共同奋斗在一线。

    “我老公来上班后,公司二话不说,立马给我们安排了夫妻俩小套房,和另外一对夫妻同住,两室一厅,家具电器齐全,环境跟自己家里差不多,我们俩都满意极了,一直觉得自己找对了企业,找对了‘家’。”

    来务工之前,王丽平还深怕这边的住宿条件太差,不敢将孩子带在身边,分到夫妻房后,她有了将孩子接到身边读书的想法。

    “自己的孩子哪舍得分开两头,那会是怕环境差,孩子带来会受苦,哪想到真的环境这么好,明年一定将孩子接到身边。”说起明年的打算,王丽平笑得合不拢嘴。

    “企业让我舍不得离开”

    今年43岁的张芙蓉是嫁到山西大同的四川人,在安固集团有限公司插片车间一待就是13年。13年来,她从未换过工作,更没动过换工作的念头。

    问起她一心一意待下去的秘诀,她笑着说:“公司对我好,工友对我也好,在这里工作我每天都很开心,怎么还会想要离开?”

    张芙蓉的丈夫比她早一年半来“安固”。“我老公刚去瑞安打工时,每天都很想家。就是因为工友们对他的关心,让他安心坚持了下来,一待就这么多年了。”

    后来,老家的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了,张芙蓉在家闲着没事做,也跟随老公来到“安固”赚钱养家。她到“安固”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这家公司带给她的浓浓暖意。

    “我来之前,我老公是和另外两位工友一起住集体宿舍的。公司知道我要来,特意把那两位员工调到别的宿舍,腾出一个房间给我们夫妻用。当时公司还没有夫妻房,但能这样为我们着想,让我非常感动。”回忆往昔,张芙蓉仍觉得心里甜甜的。

    在“安固”安顿下来后,张芙蓉时刻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包吃包住,节假日有过节费,夏季有冷饮费,过年有联欢晚会……最让她念念不忘的是,“我每年都会回家一趟,来回车费全是公司给出的!”

    初来“安固”时,张芙蓉说厂里几乎全是瑞安本地人,但大家并没有歧视外地人,经常对她嘘寒问暖,还给她送衣服。“瑞安人对我这么好,我就舍不得这个地方了。”

    因为在工作中表现优异,张芙蓉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2007年她还被公司党组织发展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说起这些时,她一脸自豪。

    “我是一定会在‘安固’干到退休的!”采访最后,张芙蓉说得斩钉截铁。

    记

    者

    手

    记

    因新居民的流动性大,少部分企业经常将“留人难”挂在嘴边。

    留人真的有那么难吗?不少企业的做法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像记者采访的这四家企业,基本很少出现“留人难”的现象。为什么呢?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情”,企业给了他们亲人般的关怀,让他们在异乡依然感受到了温暖。

    只有真真切切地关心、关爱员工才能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和企业命运相连,企业的兴盛和自己息息相关,才能为了企业发展不断学习和创新。企业无微不至的关怀换来的是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耀感,换来的是广大员工的忠心、拼搏进取,这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希望在不久后的将来,奋斗在企业一线的新居民都能在瑞城“后顾无忧、发展有路、享受生活、愉快工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专版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瑞安65年.经济
   第00006版:瑞安65年.经济
   第00007版:瑞安65年·经济
   第00008版:议事厅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百姓事
   第00011版:实验室
   第00012版:专版
   第00013版:专版
   第00014版:广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企业也可以是第二个“家”
瑞安日报 专版 00012 企业也可以是第二个“家”
2014-1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