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好梦”激活乡村游经济
瑞安民宿市场调查(上)
■记者 项乐茹 实习生 赵洪武 文/图
近两年,瑞安乡村旅游兴起,然而,乡村鲜有酒店,住宿问题提上日程。
有需求便有市场,乡村能人们把农家老屋变身客栈“民宿”,串联起乡村产业链,留住游客的匆匆脚步。
民宿改造,老屋重生
午后,湖岭镇黄林村,欣赏一排排青瓦石墙的晚清古民宅,聆听小溪水的潺潺水流声,来自温州鹿城的陈先生一家已在这里住了两天。原木原瓦的古风建筑,原生态的食材,吸引了他:“既然是乡村旅游,就应该去住一住当地的民宿,吃一吃农家菜,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当地环境、人文当中,才能真正品味出乡村旅游的韵味所在。”
和陈先生有一样想法的游客还真不少。
黄林村村支书吴正光感慨,这两年,来村里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周末时村口的车辆总是排长龙,总有人问“晚上能不能留下过夜”。
可村里的接待能力有限。黄林村地处偏僻,为谋生计,大部分村民外迁,不少人出了国,留下的祖屋多数弃用闲置。
一边是破败闲置的老屋,一边是游客住宿的需求,老吴干脆带头搞起了民宿。从2012年开始,他先后把两栋原本破败不堪、闲置已久的老屋,通过以旧修旧的方式改造成民宿,取名“黄林驿站”,面向游客营业,也成为我市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宿。
记者走进其中一栋民宿,外表古朴的两层古建筑跟村中其他老屋并无区别。推门而入,7个房间中,空调、电视、卫浴间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最有特色的当属二楼的两个房间,墙面保留了老屋的石头墙,里面还设置了射灯,与古屋其他的木质构架相映成趣。
老吴说,他的两栋民宿14个房间,通常整栋租给游客,每栋每晚1000元。如果是散客入住,每个房间则根据房型不同,一晚价格从138元至188元不等。目前,这样的价格,几乎每个周末都客满,一到节假日则供不应求。显然,改造成民宿后的老屋,重获新生。
每逢周末,湖岭均路村的“山居日记”农家民宿就分外红火,不少游客选择在这里住上一两晚,深入感受电视剧《温州一家人》拍摄地和体验古村落的原始风貌。“房间已经预订到十月中旬了。”负责人林子说。
由老屋改造而来的民宿“山居日记”,是在今年9月初开门营业的。这家民宿以复古文艺风为总体风格,搭配“灶头伙房农家菜”,开业一个月来,市场反映不错,每天都有上百个电话打来预约房间。
串起乡村“住经济”
民宿发展背后是乡村旅游产业联动的大文章。
说起民宿,不得不提一下“福泉农家”。在瑞安,已有不少诗友、驴友知道“福泉农家”以诗会友,将陶公陶弘景当年在陶山福泉写的一幅知名上联“福泉白水山山出”作为民宿的“邀请函”,请诗友和来住宿的驴友们对下联。
早年在外经商的陶山镇陶北村人凌正光,2012年底在福泉山半山腰上租下一栋四间房的老屋,改造成民宿,取名“福泉农家”。屋外的院落里种满了花草,还养了生猪、野鸡,办起灶头伙房,俨然一个原汁原味的普通农家。
“民宿就在福泉山上,这里是当年陶弘景的隐居之所,沙门溪就在房前流过,山上还有福泉寺、炼丹崖等景观作伴。”凌正光说,一直以来,很多游客仰慕福泉山的美景而来,但往往爬一爬山,拍拍照就走了,几乎没有什么消费。
而民宿的存在,留住了游客的脚步。凌正光介绍,福泉农家的收费为每人80元一天,包三餐及住宿,四间房住满有近1000元收入。今年以来,民宿的营业额已经达到80余万元,陆续收回了前期投入的成本。
在凌正光看来,民宿不仅仅是让游客“住”在农家,更要在“吃”和“游”上做文章。“住”之外的“游”和“食”,看似是配套设施,实际上却是增值主力。
不少在福泉农家尝过农家菜的游客,都会选择买点番薯干、小番茄、甘蔗回去。于是凌正光就固定向农户收购,或者让农户到民宿门前售卖。今年春节期间,福泉农家光番薯干就销售了3000多斤,无形中带动了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帮助农户增收。
通过发展民宿、农家客栈等项目,还把乡村旅游经济产业链串联了起来。在福泉农家外,还有几块面积共300余亩的采摘基地,凌正光在这里种上了雪梨、蓝莓、草莓等。他还跟陶山几个大型采摘农场合作,固定地带客人过去采摘。另外,凌正光还在山脚下开了家农家乐,提供捣年糕等亲子活动供游客娱乐。
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到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民宿经济满足了游客的游玩需求,同时实现了家门口生产、销售和推广乡村旅游的一体化经营。“民宿好像是升级版的农家乐,拉长了游客的消费时间,农民的利润也就更加可观。”凌正光说。
我市民宿尚处起步
近两年来,我市不少旅游景点及乡镇古村悄然兴起民宿的新业态。既有像黄林驿站这种由老屋改造而来的古朴农居,也有如湖岭均路村走复古清新范的“山居日记”,更有农家乐拓展后的双溪寨漂流旅馆……
民宿促进村民观念的更新。记者在黄林村采访时,看到村里正家家户户修缮老屋,钉上新木窗,铺上仿古砖块。吴正光说,自从村里推出民宿后,不少村民看到了实打实的效益,原有的观念意识也正在转变,正在修缮的老屋中将不乏作为民宿之用。
而在高楼绿道,不少曾在外经商的村民看到民宿的商机,“淡季居家、旺季纳客”的经营业态吸引他们纷纷从城市返回农村,形成家门口创业的“回流效应”,让原本空寂的农村又“活”了起来。
“民宿经济将成为激活乡村旅游的新密码。”市风景旅游管理局乡村旅游科科长黄声波说,对于像湖岭黄林村、均路村这样的古村落,都是晚清时期留下的老房子,游客接待能力相当有限。而村民将老屋以旧修旧,不但保护了古村落的原始风貌,扩大了接待能力,满足游客出游需求,还促使老房子再利用,为农村旅游产生效益。同时,许多农村妇女、中老年人等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从事农家客栈的各种服务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
黄声波介绍,虽然我市各地已经有一些民宿出现,但总体上民宿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市登记备案的民宿未超过10家,民宿市场尚有潜力可挖。据了解,在今年公布的温州市首批乡村旅游客栈中,黄林驿站和福泉农家民宿名列其中。我市也将陆续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及补助办法,扶持我市民宿经济的发展。
[链接]
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
民宿有别于旅馆或饭店的特质,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因此蔚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