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她们身着木兰拳服,每天早上坚持练习
邵宅村有群木兰拳系列爱好者
■见习记者 林翔翔
在塘下中心小学内,20来位妇女身着红衣黑裤,跟着音乐打起木兰拳……这是一群木兰拳系列爱好者,除刮风下雨外,她们每天一大早都会在这儿练习木兰拳系列近一个半小时,至今已有十余年,她们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及活动,队友之间结下了深刻的友谊。
在清晨的塘下中心小学,有人打太极拳,有人跑步,还有一群四五十岁的妇女在篮球场上跟着音乐跳舞,篮球架下放着大包小包,里面装着练习用的刀、剑、扇。在经过一阵热身后,她们脱下了外衣,打起木兰拳。
“腿要再高点”、“队伍没有排整齐”……队长庄春微在练习中,不时指点着。
庄春微今年48岁,2006年开始学木兰拳,是队里最早学习木兰拳者之一。
“那时候学木兰拳的不过四五个人,随着不断参加比赛,获了些奖项,我们在本地开始小有名气,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我们队伍中来。”庄春微说,塘下武术协会目前学习木兰拳的有五六十人,她们这支来自邵宅村的队伍就有近20人。
从原先四五人扩展到近二十人
队员经常结伴旅游
庄春微说,打木兰拳除了能锻炼身体,还让她们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姐妹。除了练习、比赛外,她们时常结队出游,仙都、白水洋、杭州等地都留下她们的欢声笑语。
木兰拳队队员年龄段不一,但这并没有阻碍她们彼此的沟通。“和她们在一起,整个人都变得年轻了。我们一起疯一起闹,完全忘了自己已是做外婆的人了。”60岁的林晓华说话时,正拿着手机自拍着。“姐姐们人生阅历比我丰富,处事更有经验。和她们相处久了,我的思想慢慢变得更加成熟。”43岁的邵定霞笑道。
多年坚持成绩斐然
让队员们坚持下来的另一大原因是,她们经常会学到新的动作,水平得到提升。原来,身为队长的庄春微在温州报了木兰拳系列培训班,她去温州学了新动作后都会回来无偿教大家。
庄春微说,学习木兰拳贵在坚持,对队员而言,她给大家带去了继续学的动力,而身为队长,也让她多了一份责任心。每次大小活动、比赛,庄春微都积极组织队员排练。
今年,为在重阳节汇演上奉献精彩的表演,庄春微特地去温州学习了新的木兰舞蹈回来教大家。“‘老协’给我们的时间只有20来天,只能在每晚7点以后,等姐妹们做完家务再排练,队长还自带照明。尽管如此,大家始终认真、乐此不疲地排练着。”一名队友说道。今年重阳节,该队在塘下张宅文化宫表演了《综合木兰》,赢得在场观众的喝彩。
据悉,邵宅村的这支木兰队曾荣获浙江省第二届体育大会地市组集体木兰拳第三名,第八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暨首届国际东岳太极拳比赛木兰长绸扇第一名、木兰英姿剑第一名,浙江省首届女子体育节“体育彩票杯”木兰拳比赛强县组集体规定木兰拳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