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4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已逾月
请各学校附近居民提前办理出入证明
■记者 陈绵绵/文 陈立波/图
傍晚,学生们都放学回家了,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大门依然敞开着,在学校操场上,随处可见在跑步、慢走的村民。记者从镇社会事务办了解到,上月底,我市确定第一批体育设施具备开放条件的19所试点中小学,塘下有4所学校名列其中。学校操场成为家门口的健身房,吸引了众多村民前往休闲、锻炼。
塘下4所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据悉,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是今年我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目的是为了补充社会上公共锻炼场所的不足,充分整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更好地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和群众就近便利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
在第一批开放的19所学校中,塘下的学校占4所,分别为镇中心小学、罗凤中学、场桥中学、市第二实验小学。
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一般为寒暑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等非教学时间(冬、春上午6:00—9:00,下午3:30—6:30;夏、秋上午5:00—8:00,下午4:00—7:30)以及工作日晚间(晚上6:00—8:00),开放的具体项目和时间,村民们可在各开放的学校门口查看。
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对象为学校周边村民。按就近方便原则,附近村民可持市民卡和身份证或居住证明(一般指房产证或房屋租赁合同)到相应办事处便民服务窗口,确定一所已开放学校,办理健身准入手续。其中,镇中心小学、市第二实验小学前往塘下办事处的便民服务窗口办理;罗凤中学前往罗凤办事处便民服务窗口办理;场桥中学前往场桥办事处便民服务窗口办理。
学校将规范管理,望村民配合办卡
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相关文件出台1个多月,记者走访了塘下这4所名单内的学校发现,塘下目前试点开放的4所学校安全监控设备、校门口的刷卡机等设备均已安装完毕,各校正抓紧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傍晚,记者看到,在市第二实验小学学校操场内锻炼的不仅有学生,也有住附近的老人、小孩、中青年人,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慢跑,有的在打球。“我就住在附近,学校操场场地好,来这里跑步健身又方便又舒适。”村民张先生说。
当记者问及是否刷卡进校锻炼?大多数村民表示未曾办卡,“学校操场一直就开放的”。
“塘下的学校与市区学校可能有所区别,学校的体育设施大多与村民共享。比如,我们学校操场就一直开放的。早上7时前,附近老人们会来打太极、跳舞,下午学生清场之后,就有很多村民来操场跑步,而到了周末,来打球的年轻人也特别多。”罗凤中学校长戴祥林说。
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胡利盛介绍,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周末时人最多,约有200人会进校锻炼、休闲。“以前,因为没有规范管理,校外人员可随意进出校园,也曾发生过财务失窃的事情,还有些校外人员进学校,把校园当成谈恋爱的场所,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现在,市里出台相关政策,并在学校内安装监控设施以及刷卡机,对学校而言,对外开放也更有安全保障了。不过,从近期的运行情况来看,很多来锻炼的村民也习惯了随意进出,嫌办卡麻烦不愿去办。”胡利盛难掩苦恼。
随后,记者咨询了塘下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的社会事务窗口,工作人员说:“办卡的人员、设备都已经到位,但目前来办卡的村民寥寥无几。”
“目前,对于没有办卡进校的村民,我们都会提醒,等过一段时间,我们也会规范管理,如果不办卡,我们也将严格按照要求,不准予入内了。希望大家予以配合,办卡入校!”胡利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