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化礼堂、篮球场、图书馆……
新坊村:全力打造幸福家园
■见习记者 张洵煜
ui bao
Tel:6608 1255
文明村巡礼
R
一张联系卡,密切党群关系
在新坊村,每家每户都有一张红色小卡片。打开卡片,邻长姓名、联系电话、户数以及分管各事项的成员姓名一目了然。
“这是我们新坊村邻里互助会联系卡,它架起了群众与党员之间的‘沟通桥’,是红色细胞工程的重要载体。”新坊村大学生村官王思思介绍,村民有难题可直接拨打卡片上的电话找邻长或成员帮忙。
据了解,新坊村于2014年3月开展红色细胞工程试点工作。全村共划分为21个邻里互助会,每个邻里互助会设一名党员邻长,并由医生、律师、教师等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帮助解决邻里问题。
今年43岁的徐洪娒是邻里互助会的一名邻长。每天他都会利用早上上班、中午回家、晚上锻炼三个时间段出去“找问题”。哪儿出现垃圾乱堆放了,哪儿的树木被折损了,哪儿的墙上又贴小广告了,他都用手机一一拍摄记录。“这些拍下来就是证据,劝说村民时也有理有据。”徐洪娒说。
上个月,徐洪娒和往常一样,一边回家一边“找问题”。这时,一个环卫工人走过来和他大吐苦水:“明明垃圾站就在不远处,可附近的村民总是乱丢垃圾。我刚清理完,又看见有人乱丢垃圾了。”徐洪娒立即拿起手机拍下了地上的垃圾。
随后,徐洪娒来到附近的村民家,拿着手机里的“证据”挨家挨户对村民进行劝说:“环卫工人工作不容易,以后大家要自觉地把垃圾扔进垃圾箱,这样也可以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村民听后都纷纷点头,表示今后会配合环卫工人的工作。
文化设施齐全,村民生活好丰富
“2014年2月,春节祈福迎新礼仪活动;2014年3月,科普教育宣传活动;2014年4月清明祭祀活动……”在王思思的电脑上,记者看到排得满满的2014年一整年活动计划表。“每个月我们都会安排相应的活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王思思说。
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新坊村老人的老年生活同样丰富多彩。记者来到老人公寓,几位老人正坐在亭子里话家常,其乐融融;不远处,一位老人半蹲着,拿着手机给孙子与假山合影;还有一些老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
村情村史、荣誉奖状、优秀企业展示……一路走来,两边文化长廊里的图片与文字引人驻足。“这是我们的文化礼堂,室内活动都在这里举办,我们每月都盼着各种活动呢!”正在一旁锻炼的王奶奶指着不远处的文化礼堂说。
据了解,该文化礼堂于2013年建成,面积500多平方米,共两层,包括书法室、农家书屋、健身房、春泥计划图书室等。“上午和朋友们一起在院子里聊天,下午我就会来这里练书法。”陈乃登老人正在书法室里练字,虽已届古稀,却精神矍铄。
不仅如此,村里还建有篮球场、市图书馆分馆等。“这个图书馆面积200多平方米,有图书1万多册,与市图书馆可实现互借互还。有了这个分馆,村民就不用跑到市区借书还书了,十分方便。”该馆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