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留下2.5万元存款
有钱取不出来该咋办?
法院:司法确认程序可帮忙
■通讯员 芮宣 记者 黄君君
家中长辈过世后,名下银行卡、金融凭证的余款,怎样快捷地领取呢?如果没有通过公证,银行又不同意领取,又该怎么办呢?近日,市法院马屿法庭就遇到了这样两起事件。所幸,该庭利用司法确认程序快速帮忙解决了问题。
长辈过世,银行存款取不出来了
“法官,我们真是没有办法了,跑了好几趟银行,嘴皮子都磨破了,银行却怎么也不肯让我们把过世父亲名下银行卡中的余额领走。”11月3日,孙某四兄妹来到马屿法庭,着急地向法官求助。
原来,孙某兄妹的父亲去世后,他名下的银行卡里还有2.5万元存款,但因为银行得知存款人已经死亡,在没有有效明确的指令或授权下,银行认为随意让其他人取走存款可能会损害权利人的利益,同时也不符合银行相关业务操作规则,于是拒绝孙某兄妹的取款要求。但是,谁有权领取存款又无法明确,银行卡内的存款就只能继续存着。
“虽说卡里的钱不多,但到底是父亲留下的,我们兄妹想把钱取出来,把父亲的后事料理得更周到些,让他老人家也走得风光点,希望你们帮帮忙。”孙某兄妹无奈地说。
无独有偶,10月中旬,也有两位当事人因为类似的事情来到法庭:朱某的丈夫过世后,留下了2万元的存款,但她与儿子却因为同样的原因无法从银行领走存款。
司法确认程序帮忙取回存款
亲人去世了,可其在银行留有存款,一般当事人经过公证程序,方能取回存款。“目前我市仅在市司法局设有公证地点,但对农村百姓来说,来回路费颇多,且公证手续收费较贵,相较卡内余额计算,领取存款需要的成本较高,让他们觉得在浪费辛苦钱。”马屿法庭庭长李钱胜说,在国外,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颁布一个令状,凭着该令状领取卡中存款,但我国目前在此类事情的处理上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当天,马屿法庭的法官在听取当事人的诉求后,经过慎重考虑,为了方便当事人能够尽快领取过世长辈的存款,以新《民事诉讼法》中的调解协议效力确认特别程序为切入点,建议几名第一顺位继承人自行协商达成调解协议,确定一人为银行卡的继承人,其他的继承人放弃对此卡的继承,以此申请法院确认调解协议效力为有效。法院出具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后,银行凭此法律文书能够将银行卡内余额让继承人领取。
为方便当事人,马屿法庭当天立案并出具确认调解协议裁定书,朱某母子与孙某兄妹均以最快的速度领到了存款,并纷纷向法庭致谢。
据了解,采取上述办法快速便捷,而且目前法院对调解协议的确认不收取相关费用,对当事人来说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但是,也存在弊端:如果继承人两位以上,可以通过协商达成调解协议;但如果只有一位继承人的话,则无法达成有效的调解协议,便无法通过该办法解决,尚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规定,完善此类事情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