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横山和双山隧道雨天事故频发,3小时连发7起事故30余辆车受损
路面潮湿车轮打滑是主因
■记者 陈瑞建 通讯员 郑悦慧 黄繁华
14时46分,小横山隧道内,一辆小卡车、面包车及小轿车三车追尾;15时17分,一辆小轿车与五菱车发生刮擦……11月8日,因为下雨,瑞枫公路小横山和双山隧道路面比较湿滑,3小时内连发7起事故,30余辆车受损。针对两隧道雨天事故频发的现状,昨日上午,交警玉海中队联合路政、渣土办现场调研瑞枫线隧道,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小横山和双山隧道逢雨就出事,尤其是前一天晴空万里次日突然来了场雨,比连续阴雨的天气更容易出事故。
据交警部门排查统计,全市共有15个隧道,分布在56省道、57省道、瑞枫公路、高桐线。瑞枫公路上就有7个隧道。其中小横山和双山隧道均为单向两车道,小横山隧道右长430米、左隧道长460米、双山隧道右长510米、左隧道长490米。
交警部门分析,新瑞枫线因位置关系,有大量的工程车和渣土车来往,而这些车辆会带来很多灰尘,遇上雨天,车辆带进隧道的雨水和大量灰尘混合,就成了厚厚的泥浆。
由于小横山和双山隧隧道是相对封闭环境,如果没有排风设施或排风设施无正常运行,尘埃和车辆排出的废气就会沉积在路面上,长期得不到雨水冲洗,油渍得不到阳光暴晒蒸发,因而降低了路面的摩擦系数,影响轮胎的附着力。车辆进入隧道的行驶速度稍有变化(加速或减速),车辆打滑使方向失去控制就会发生撞击隧道壁,也极易发生追尾事故。
“提高隧道内行车道的摩擦系数是减少隧道交通事故的关键,相关部门应定期对隧道路面进行清洗,能有效提高路面的摩擦系数。”交警说道。
针对小横山、双山隧道内雨天事故多发现象,昨天上午,交警玉海中队中队长朱惠文就如何强化源头管理,加强隧道内通风设施,改善路面问题与路政、渣土办进行了现场勘察,并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交警部门也提醒司机,如遇雨天,隧道内路面就容易打滑,驾驶员要注意提前减速慢行,提前开启车灯,但不能开远光灯,因为远光灯会使驾驶员视觉感受瞬间致盲,非常危险。进入隧道后,千万不能随意超车,特别是双向两车道的隧道,强行超车会引发意外事故。
雨天两隧道内上演多起追尾刮擦事故
“那天真是万幸,当时车速要是再快一点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昨日上午,坐在交警玉海中队事故调解室内,驾驶员胡某心有余悸地说道。
原来,11月8日14时许,胡某驾驶轿车由瑞安开往湖岭方向,途经小横山隧道时,发现前面的厢式货车踩了刹车并扭动了方向,于是立即踩刹车,可是车子并没有要慢下来的意思。幸好当时两车还有些距离,胡某又踩了2次刹车,但车子依然没停下。胡某只能踩死了刹车,轮子是不动了,但车子依然在前行,瞬间,车子追尾了前方的货车。
交警到现场时也不免一惊,轿车整个车头全部钻进了货车尾部,车头引擎盖被掀掉,车头和轮子被挤压在一起,挡风玻璃完全碎裂,所幸驾驶员和副驾驶座乘客并无大碍,而轿车后排两名乘客都因撞击,需要送医院检查。
15时许,一辆七座面包车在双山隧道车轮打滑,导致方向不受控制,与在旁行驶的轿车发生刮擦。
据了解,由于当天隧道事故频发,造成路阻。当天16时许,交警部门对小横山隧道与双山隧道瑞安往陶山方向进行了交通限制,并由公路局对道路进行清洗,直到20时许才恢复正常通车。
“3小时内,连发7起事故,30余辆车受损。除了追尾和连环追尾事故外,隧道内还有很多车辆(包括电瓶车和摩托车)因为车轮打滑而发生单方事故,有侧翻的,也有撞墙的。且大部分事故发生在进入隧道后半段。”据当天一执勤交警回忆,在上述事故中,胡某的追尾事故前方,其实是有一辆七座面包车因为行驶过程中车轮打滑,撞在了隧道边的墙体上(车头凹陷,保险杠整个掉落),而那辆刹车扭动方向的厢式货车正是为了避让这个单方事故。
当天路面湿滑车轮打滑是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