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坊村扮靓家园有妙招:
每条路都有“路长”和保洁员
■记者 钱枫枫
ui bao
Tel:6608 1255
R
创建卫生示范村
这些村在行动
编者按:每条路设置“路长”,管理、监督路面保洁卫生;每月花上万元聘请保洁人员每天清扫村内道路;购置近400个垃圾桶,为每家每户配上垃圾箱……自今年9月份以来,塘下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百日大行动启动以来,全镇89个行政村以创建示范村、良好村为目标,扎实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本报为此推出“创建卫生示范村 这些村在行动”栏目,介绍部分村居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的亮点,同时,也为整治进度较为缓慢的村居作出示范,提供经验。
路边,穿着“新坊环卫”字样环卫衣的保洁员正在打扫道路卫生;河边,10月底刚建好的垃圾屋派上了大用场,保洁员将附近清扫出来的垃圾倒进垃圾屋,很快就有专车将垃圾屋里的垃圾运走;店铺前,党员、村民代表忙着清理小广告和牛皮癣;村办公楼里,风尘仆仆的“路长”正要赶去检查环境卫生……昨日,记者来到新坊村,发现这里道路整洁,河水清澈,这便是新坊村扮靓家园带来的成效。
每条路都有“路长”和保洁员
昨日上午,一名穿着“新坊环卫”字样环卫衣的保洁员正在新坊村富新路上清扫卫生,她正是该村自行聘请的保洁员之一。
据新坊村党支部书记陈国银介绍,新坊村常住人口只有2000多人,新居民有七八千,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数量很多,仅每天的生活垃圾就重达十七八吨,卫生管理的难度极大。因此,村里特地每年花二三十万元聘请了10位保洁员,负责打扫村内的道路卫生,并定下奖励措施,激励保洁员工作热情。
在村办公楼门口的宣传栏里,一张“新坊村环境卫生管理网络示意图”引人注目,图上写着:川新路,路长陈孝兵,繁新西路,路长王光弟……陈国银和村委会主任陈成兴是片长,片区内的各条道路都配有“路长”。新坊村办公楼位于颖新大街,在不远处的地方,便设有“颖新大街东,路长:陈成华”的标牌。
“新坊村一共有20多条主道路及支路,颖新大街较长,设有两个‘路长’,其余每条道路都配有一个‘路长’。”该村的驻村干部张肖光说,每个“路长”要对自己管辖的道路负责,每天都要早晚两趟去检查道路的卫生等情况,并对负责清扫该条路的保洁员进行考核。
购垃圾箱、建垃圾屋力保环境卫生
除聘请保洁员打扫卫生外,新坊村还加强了村内环卫设施建设。“以前村里环卫设施落后,道路上垃圾箱不多,加上新居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导致出现‘这边清扫垃圾,那边产生垃圾’的现象。”陈国银说,今年2月,村里购置了40只铁质垃圾箱和30只塑料箱,放在村内主要道路旁,减少了垃圾乱丢的现象。
但对于新坊村的昌新路来说,仅仅有保洁员和垃圾箱还不能解决问题。“昌新路就在河边,另一边是企业集中的地段,导致河边垃圾箱负荷过大,许多新居民将垃圾丢在垃圾箱边,被风一吹就掉入了河里,影响‘五水共治’的成果。”陈国银说,今年9月份,塘下镇启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百日大行动后,该村立即着手修建垃圾屋。
10月底,造价3万元的垃圾屋竣工了,该村还在垃圾屋旁放置了警示牌,写着:“此处严禁倾倒建筑垃圾,严禁在垃圾房内外焚烧垃圾,违者罚款5000元。”陈国银说,目前,村“两委”还准备在垃圾屋的外墙上写上环保标语,希望村民和新居民能共同遵守,爱护环境。
“该垃圾屋与普通的垃圾屋并不一样,除了容量更大外,垃圾屋顶部采用琉璃瓦,设计更精美,使用混凝土浇灌而成,整体更牢固。”据塘下镇环境卫生服务所所长杨文龙说,像新坊村这样肯花人力、物力、财力力保环境卫生的村居是不多见的。
新坊村掀起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热潮
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百日大行动中,菜场附近的环境卫生是一个难点。位于富新路上的新坊菜场环境卫生管理难度极大,村“两委”协商后,决定统一规划原本脏、乱、差的菜场,拆除违章建筑,划分摊位,并配备专人每天早晚清运菜场门口堆积的垃圾。
同时,新坊村还积极组织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开展卫生死角清理、小广告清理活动,全村掀起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热潮。自9月份塘下镇启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百日大行动起,新坊村已经开展3次活动,总计出动约160人次,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几乎全员参加,几位七八十岁的老党员也积极参与,老党员陈钗华就是其中一位。参加了三次活动的陈钗华说:“开展环境卫生综治活动让新坊村变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