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镇大京村支书毛传松:
夯实基础 带动致富
“老毛是个好同志,他为村民做了很多好事。”说起高楼镇高楼社区大京村党支部书记毛传松,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有加。毛传送从1999年起担任大京村村委会主任,2005年2月至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管是村委会主任还是村支书,毛传松都积极改善村容村貌,带动村民发家致富。
办杨梅节开销路
大京村是高楼乃至瑞安著名的杨梅产区,大部分村民种植杨梅,年产杨梅3000多吨。据了解,大京村从1983年开始种植杨梅,1990年第一批杨梅开始采摘,由于对市场信息不了解,杨梅大多卖不出去,农户都感到很懊恼。当时种植近20亩杨梅的毛传松也经常为杨梅的销路不畅而感到失落。
“坐等市场就是死路一条,农户应该联合起来,主动寻找市场。”毛传松说。2001年上半年,毛传松联合当地28家杨梅种植户成立了高楼杨梅专业合作社,统一销售,解决农民的杨梅销售问题。当年,高楼杨梅产量达3000吨,产量过剩,毛传松积极联系市场,最终全部销售出去了。
此外,毛传松还组织农户到宁波、舟山等地考察,寻找市场,邀请外地客商到高楼参观。这一招使得高楼杨梅成功打入宁波、舟山等地市场,农民的收入也开始增加。这一甜头并没有让毛传松得到满足,他觉得高楼杨梅的知名度还不够高。2004年,毛传松联合原高楼乡政府举办了第一届杨梅节,宣传效果非常好,当年杨梅一个月就卖了3000多吨。毛传松通过杨梅专业合作社和举办杨梅节先后带动了周边近2000多户农户发家致富,农户每年卖杨梅就有3至5万元的收入。
改善设施谋发展
大京村因地处57省道核心地段,成为了高楼西北部的商贸中心。该村商铺众多,秩序井然,民风淳朴,更是在1988年就获得了瑞安“文明村”的称号,发展基础良好。但也因“成名”太早,一些村民存在一些守旧思想。不前进就会退步,为此,毛传松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村庄的进一步繁荣打好基础。
大京村办公楼至原大京邮电局的1030米路是村民外出的必经之路,以前是一条溪,后来在溪边造了长约1000米的防洪堤。“这段路走的人比较多,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四溅,给行人带来很大不便。”毛传松说,路基从今年4月份开始修建,由于路基需要大块的石头,他就带领施工人员到周边的大山里去找。修路期间,毛传松认真负责,大部分时间在工地上。
为方便杨梅采摘,村里打算修建杨梅观光园区到寨光顶的道路。因道路修建涉及相邻的村庄,毛传松多方奔走协调,终于达成了协议。还有村里的防洪堤、自来水等工程,无不倾注了他的汗水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