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装车合法了?小心误读
合法的只是原厂改装车
上期话题:日前,一则关于“改装车从10月份起合法化”的消息引发了瑞城不少改装车发烧友的关注,认为自己改装的车辆终于合法了。然而据了解,合法化的改装车只能是原厂改装车,车主私自加装尾翼、更换车标等改变车身外观和更换发动机等改装行为依然属于违法。请您说说对汽车改装的看法。
市场观察
新政仅针对“原厂改装车”
几天前,张先生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称,新修订的《机动车登记规定》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新规在机动车改装政策方面有所“松动”,新规实施后,车主将不再为改装车的年检和上牌而担忧。
这条消息让热衷于改装车的张先生激动不已,以为以后可以对自己的车随意改装了,然而,在咨询完车管所工作人员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误读了新政。
据介绍,此次新规规定拥有合法身份的“改装车”,仅指“原厂改装车”,而非车主私自改装的车辆。所谓的原厂改装车,是指汽车在出厂以前或在出厂以后,由汽车制造商根据顾客个性化要求定制的,已通过生产厂家检验合格的改装车、整车。
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许多4S店都只是了解到该信息的发布,但对于具体的规定尚不清楚,在厂家层面,目前也未有原厂改装车的相关政策出炉。
一家汽车4S店市场经理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原厂改装车主要集中在高端品牌、超豪华品牌,我市鲜有销售,所以新政对我市基本没有影响。
消费者对个性改装期待高
市民刘先生说,现在买车时,4S店一般都会针对天窗、电动座椅、内饰等,为客户提供任意选择、搭配服务,但这种仅仅只是加装配置的服务,远不能满足客户改装汽车的个性化需求,他更期待在合法前提下,能对车辆的外观、性能、内饰等进行自主化的个性改装。
但是,目前汽车改装行业没有一套合理合法的标准,也没有监管,汽车维修经营者从事更换大灯、更改车身颜色等与改装有关的业务,只能打着汽车维修或汽车装潢的名目,而消费者对汽车进行改装后,年审时也有可能不过关。
非原厂改装车都有可能涉嫌非法改装,对于这些车辆,保险公司是否会为其承保?记者采访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汽车改装有车身改装,底盘、轮胎改装,刹车系统、引擎系统、供油系统改装等,可谓种类繁多。如果涉及到发动机等核心部件的改装,目前很难买到车险。
“出于安全考虑,规定不认可的改装,我们一律不保。”多家保险公司的直销车险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改装车辆投保的话,需要到门店具体了解情况。同时,如果车辆在投保后进行了改装,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有可能拒绝赔偿。
车友观点
车友“小雨”说:如果原厂改装车最终能为消费者定制比较个性化的品牌车型,相信最终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且这个市场也有个培育过程,比如在需求、价格、市场规范等方面,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这无疑是市场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原厂改装车价格肯定要比普通车的价格高,作为主要用车需求为代步工具的大众消费者来说,如果原厂改装车价格高出太多,就觉得没有必要改了。
车友“奇袭”说:我觉得改装车的前提条件是让自己舒服,但不能让别人不舒服,这里的不舒服指的是影响别人开车和路边的居民等。举个例子,很多人把大灯换成超亮的疝气灯,让对面的车驾驶员根本看不清道路情况,导致事故发生;还有一种把车的发动机和排气管换了,开在路上发出的声音是拉风,可是也制造了噪音,对他人造成影响。当然如果改装音响,还有改装悬挂,提高车的避震能力,还有加一些隔音棉,减少车里的噪音都是很好的做法,即迎合自己也不损害别人。
车友“小米椒”说:改装车主要分为外部改装和内部改装。对于内部改造,就是对内置配件的改装,个人认为是不可以的,这样会埋下安全隐患,车子的“原配”被改装,安全性能将无法保障,不仅威胁行人的安全,也危害自身的安全,一旦造成事故会非常严重。
(恭喜“小雨”、“奇袭”、“小米椒”三位车友获得由瑞安友谊汽车美容商行提供的洗车体验券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