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1版:远望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启动中职教育改革
建“学生多次选择”机制 先在十几所学校试点

    浙江启动中职教育改革

    建“学生多次选择”机制  先在十几所学校试点

    拥有“多学期”、必修课走班、高一就能亲临企业体验职业的魅力——这些,都是浙江省内中职学校学生今后能享受的“优厚待遇”!浙江省教育厅11月12日宣布启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说,这次改革以“选择性”为基本理念,着力打造可供学生充分选择的课程制度与资源,以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诉求。

    此次改革不搞“一刀切”,目前启动报名,在学校自愿报名、提交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挑选十几所学校试点;明年将以县(市、区)和设区市为单位选择若干个改革实验区;计划2016年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推行。

    构建“选择”机制  促学生多样化发展

    “这次中职改革,给学生增加选择机会是很重要的一点。”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表示,本次改革总的思路是把选择性教育思想引入中职课程改革,打破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制度瓶颈,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包括课程选择权、专业选择权、学制选择权,同时也赋予学校相应的课程、专业、学制确定权。

    根据《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学校在学生就读期间至少为学生提供两次选择:第一次选择放在高一开学一个学期后;第二次放在高二结束时,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对于所学专业已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说,省教育厅鼓励学校给学生更多选择机会。从这几年的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全球教育呈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的普通教育越来越多地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而德国、瑞士等国家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多地融入普通教育的课程,“从实际出发,浙江省适合走德国、瑞士的路子,在中职教育中融入普通教育的内容,满足学生无论直接就业还是继续升学的需要。”

    设“现代学徒制”  为学生提供个性课程

    刘希平表示,建设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是这次改革的主要任务。中职学校,将建设“核心课程”和“自选课程”两大体系,其中“核心课程模块”属于必修课程,包含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时数原则上不超过总时数的50%。

    “自选课程模块”供学生选修,属于校本课程,它又分“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两种。原则上,学校要按二选一的比例向学生提供“限定选修”课程科目,课程之间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联。“自由选修”课程可以涵盖较广泛的内容,包括通识课程、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自选课程模块”教学时数原则上不低于总时数的50%。

    “核心课程模块”和“自选课程模块”中均应设置实训实习课程。比如,在学生刚进校时就组织进企业体验,高二再让学生在企业有一个月的实践。原则上,为直接就业学生开设的实训实习教学时数不低于总时数的50%,为继续升学学生提供的实训实习教学时数不低于总时数的30%。

    改革后,中职将出现“成长导师制”“多学期制”“现代学徒制”等多种管理方式。方展画表示,改革最大的难度在于学校怎样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的课程,比如文化课程,同样是上《红楼梦》,烹饪专业的学生研究的是《红楼梦》里的菜肴,建筑专业的学生研究的是其中的各种建筑。“学生研究得怎么样并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所以积极鼓励老师开发‘做中学’‘学中做’的上课方式。”

    (综合新华社、《青年时报》消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塘下通
   第00010版:今日塘下·塘河风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玉海楼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专版
   第00015版:乐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浙江启动中职教育改革
教育部澄清传言:
不存在废除
瑞安日报 远望角 00011 浙江启动中职教育改革 2014-11-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