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主动宣传+铁腕整治”战役 做好“经济利益VS公共安全”选择题
仙降街道出租房整治提升显成效
截至今年11月17日,出租房火灾同比下降33%
■记者 金汝
镜头一:11月13日上午,仙降街道四甲村一处群租房内,电线私拉乱接如蜘蛛网,10余名租客住在木板隔出的房间里。仙降街道联合执法人员对该群租房实施断电,要求房东限期整改。镜头二:11月16日11时许,来自安徽宿州的新居民曹国华正在位于仙降林光村的群租房内烧菜。以前各家炉灶靠近木隔板,如今木隔板换成了水泥墙,且明火集中。镜头三:11月17日上午,仙降街道消防工作站内,一名出租房房东在《出租屋消防安全责任书》上签完字,工作人员仔细向他讲解如何加强出租房消防安全管理。
三组镜头交织在一起,构成今年仙降街道整治、提升群租房的主要画面。今年以来,该街道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整治活动,通过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严厉查处消防违法违规行为,狠掐出租房消防乱象,出租房整治提升显成效。仙降街道专职消防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17日,仙降出租房火灾数量同比下降33%。
重拳整治群租房消防乱象
曹国华在林光村租住了1年,现在感到住着很安全。他的安全感来自仙降对出租房的整治提升。
仙降是外来人口聚集区,目前共有出租房约1.3万间。出租屋的消防安全管理如利刃悬在街道干部头顶。
去年8月份以来,声势浩大的出租屋消防安全整治在仙降拉开帷幕。今年年初,该街道利用一个月时间,全面排查摸底辖区内群租房,对出租户逐一进行检查、登记造册,并与房东签订《出租屋消防安全责任书》,一对一开展宣传教育。
同时,仙降街道将星期四定为居住出租房联合执法日,由消防站牵头,联合电力、水务、派出所等单位,对多次督促整改仍拒不整改的居住出租房采取停电、停水、协助拆除等措施,推进隐患出租房整治。今年以来,该街道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7次,整治居住出租房474家。
联合执法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许多房东纷纷致电街道消防站,要求街道组织拆除木楼梯、木隔断,并在消防管理站的技术指导下,找泥水匠、电工落实整改。
截至目前,仙降街道已排查上报的群居出租房中,居住30人以上的60家,已整改59家,剩余一家正在整改;20人以上的133家,已整改129家,剩余4家已停止外租;10至19人的652家,已整改639家;10人以下的8430家,已整改7602家。
9月11日,市公安消防局联合仙降派出所,依法对仙降一出租房二房东周某予以行政拘留2日,原因是周某无视执法人员出具的限期改正通知书,拒不整改火灾隐患。这是今年以来,我市首例因群租房消防安全隐患拒不整改被拘留的案件。记者获悉,今年仙降街道已有2名房东因为同样的原因被行政拘留。
公共安全放在第一位
11月14日上午11时许,仙降村镇前大街56号,来自安徽的李秀云一家正在2楼的出租房内吃饭。记者看到,房间面积约20平方米,水泥墙、钢制门,电线套在PVC管内。
“住在这样的出租房里,我们一家人都比较安心,不像以前那样经常担心出事。”李秀云说。
但是,就在今年3月份前,这栋6层楼高的出租房还是另一副模样:木楼梯从一楼通到楼顶,木隔断隔出一间间房子,里面电线私拉乱接。而这样的房子只是仙降群租房的冰山一角。
“这些房子给房东带来的经济利益固然客观,但是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就等同于一颗定时炸弹。”仙降街道消防工作站工作人员介绍。
出租房整改势在必行。但是整改要付出资金成本、时间成本,在短期内会明显触及到房东的经济利益。但经济利益与公共安全孰轻孰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今年3月,该房东陈中道请来泥水匠和电工整改出租房。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老房子“华丽变身”。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水泥楼梯取代木质楼梯,消防安全设施也焕然一新:往日谁都可以随便出入出租房大门,现在改为智能门禁系统,租客刷卡才能进入;进门后,原本拉得像蜘蛛网一样的电线已经整理规范,套上阻燃套管,天花板上还安装了喷淋设施;楼道里备好了灭火器、应急手电筒、安全绳、防护面罩等消防“四要件”……
陈中道说,整改整栋房子至少花了15万元,要用几年时间才能收回本钱,但是整改投入都是小事,换得居住安全才是大事。
民工公寓探索出租房出路
这段时间,金光村党支部副书记金美珍经常去村里的民工公寓工地上转悠,查看工程进度。该公寓共有4幢房屋,已经结顶,目前正在建设配套设施。
金美珍介绍,金光村现有出租房多为旧房,卫生设施较差,有的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该村采取村民参股、建成后出租收益按股分红方式,建设民工公寓,在温州范围内第一个“吃螃蟹”。
2012年11月,金光村民工公寓一期工程开建,建筑面积15630平方米,4幢楼共有250套房间。公寓按照大学生宿舍标准建设,50平方米左右的套房间内设有独立卫生间、厨房、有线电视、网络、电话等。
民工公寓每个套间可供8人居住,以年租金1.5万元计算,平均每名房客月租金150元左右。
仙降街道负责人表示,金光村通过盘活村集体资产、村民集资参与民工公寓的建设,在帮助村民致富的同时,也极大地消除了出租房消防乱象,节约了很大的政府管理成本,是探索群租房消防安全和新居民安居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