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门发布冬季“防火指南”
绷紧冬季消防这根弦
■记者 陈丹丹 通讯员 施 翊
今年11月9日是我省第21个消防日,本月,我市消防部门启动“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的活动,以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水平。
冬季天干物燥,11月以来全市已发生多起火灾。而随着年关临近,火灾隐患也会增多,市民的防火意识亟待提高。
针对本月发生的一些火灾案例情况,市消防部门发布冬季“防火指南”,提醒市民加强消防安全意识。
家庭防火:电器设备使用要谨慎
案例:11月11日 马屿北中路一民房内发生火灾,据初步判断,火灾由煤气罐引起,大火烧了近10分钟,厨房用品被烧得严重变形,所幸扑救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防火指南:在近期发生的家庭火灾事故中,由于煤气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比较突出。市民要注意,使用煤气煮饭时,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养成人走关闭煤气罐闸门的好习惯,以及检查皮管是否有磨损、接口链接阀门是否完好。
此外,天气渐冷,市民开始使用各类取暖用品,由于取暖用品功率大,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家中用电线路的负荷及老化问题,以免因发生短路、超负荷、接触不良等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继而引发火灾。
企业防火:消防安全管理要完善
案例:11月12日早上,仙降街道台头工业区多家鞋厂发生火灾,火势异常迅猛。消防部门立即调用25辆消防车140名指战员赶赴现场扑救。3个小时后,火势得到有效控制。火灾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防火指南:各企业要注意在近期排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查看办公区域灭火器、应急照明灯等消防器材和设施是否完善有效,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等。
易燃易爆单位除提高员工防范意识外,还要严格控制火源,避免因摩擦、碰撞、静电产生的火花。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存储,因为不同物质一旦发生化学反应,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汽车自燃:车辆健康状况常检查
案例:11月13日下午,在G15沈海高速处,一辆大客车突然起火。所幸,车内21名司乘人员安全脱险,无人员伤亡。
防火指南:众所周知,夏季是车辆自燃的高发季节,鲜少知道冬季其实也是汽车自燃的频发期。市消防部门分析,造成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有:车内油路漏油、车内人员乱扔烟头、电线暴露在外或老化等。
预防汽车自燃,要做好车辆日常维护检查,发现漏油和管线破皮,应及时修复和更换。在发动机工作时,千万不能往化油器口倒汽油,以防“惹”火上身。当汽车有焦味或冒出浓烟时,应知晓这是自燃的先兆,这时应该马上拉手刹、关闭电源并迅速离开燃烧汽车。
冬季防火小贴士
1.家用电器故障易引起火灾。使用电磁炉、电热毯等电器时,要避免因线路老化、经常搬运导致电线受损而引发火灾。
2.烤火取暖易引起火灾。冬季烤火取暖严禁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引火,严禁使用煤炉、电、气类取暖器材烘烤衣物。
3.燃放烟花爆竹易引起火灾。燃放烟花爆竹要选择安全场所,掌握正确的燃放方法,燃放后要立刻对现场进行检查清理。
4.乱扔烟头易引起火灾。注意不要乱扔烟头。
5.燃烧垃圾易引起火灾。垃圾中有可燃可爆物,如液化气残液、鞭炮、废旧液体、打火机等。
6.气体泄漏易引起火灾。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关闭气阀和炉具开关,打开门窗,不要开启室内任何电器或使用室内电话。
7.及时对居室周围杂物进行清理。建议每个家庭配备小型灭火器等。